-
腐儒不腐——谈《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
作者:胡冠莹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情 理 理 人物 人物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
描述:陈最良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是“情”与“理”的集合体。陈最良在塑造人物、发展情节、表现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情”必然会战胜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理”的主题等方面 ,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不停车收费亮相山东 高速收费一扫而过
-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收费站ETO ETC二期建设 山东
-
描述:自7月28日起,济南绕城高速公路的济南北、济南东、济南机场站和济青高速公路的青岛站等四个高速公路收费站ETO(不停车收费)系统正式开通。山东高速集团将在各市主要出入口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进行ETC二期
-
东部不应是西部的翻版:今日德国东部地区 四
-
作者:邱震海 来源:文汇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东部不应是西部的翻版:今日德国东部地区 四
-
旅美回国的成方圆说-歌星不应是狗尾巴花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文化艺术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旅美回国的成方圆说-歌星不应是狗尾巴花
-
论报应、报应的制约与一般预防:兼论一般预防不应是刑罚目的
-
作者:韦临 流銮 来源:法律适用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般预防 刑罚目的 预防犯罪 罪刑相应 刑法理论 公平与正义 特殊预防 思维定势 目的意义 罪刑关系
-
描述:就在于将犯罪者所承受的刑罚描述为罪犯自身罪过与行为的反致,也就是将刑罚的发动在因果论意义上归罪犯自己。我国刑法理论“罪刑相应”的原则,实质上就是报应观念的直观昭示。“犯多大的罪,便判多重的刑,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罪刑相称”,罪犯不仅仅因其罪过与行为而承担刑罚,而巨因其罪过与行为的危害程度承担合理的刑罚。刑罚发动的程度,在因果论意义上也决定于罪犯自身。我们反对司法专横与擅断。而此专横与增断,恰恰就是在因果论意义上割裂、分离行为者的罪过和行为与刑罚发动及发动程度的前述关系,任意地发动刑罚和任意地决定其轻重。我国的刑法理论将罪刑相应原则描述为体现刑罚公正与合理的原则,承认并且强调刑罚的公正与合理取决于这一原则的落实,并由此而在刑法运行的整个过程积极追求这一原则的实现,其所指向的必然就是对报应的追求。报应观念,作为人类文化传...
-
“导问式”不应是语文教学唯一的课堂模式
-
作者:落花 来源:汕头教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导问式 语文教学 课堂模式 中学 课堂教学
-
描述:“导问式”不应是语文教学唯一的课堂模式
-
赖斯北京斡旋:重启会谈不应是唯一成果
-
作者:黄一琨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 国务卿 康多莉扎·赖斯 北京 六方会谈
-
描述:经过长达一年的延宕,六方会谈的帷幕以出人意料的速度重新开启。经过努力坐到谈判桌前的各方在未来会取得怎样的成果,人们保持谨慎乐观
-
不能以误读纠正“百年误读”——与《“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
-
作者:萧作永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克己复礼” 政治内涵 周礼 思想联系
-
描述:孔子的“克己复礼”,是一个明显具有政治内涵的命题;孔子对周礼有突破,但也有保留。《“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一文,将“克己复礼”归为纯粹的修身之学,且只讲孔子对周礼的颠覆,而不提孔子对周礼的保留态度,这就有可能导致对孔子思想的新的误读,不利于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
股权结构不应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基于出资人及其监管到位
-
作者:陈建华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出资人 监管 制度
-
描述:分离,形成权力制衡的体系。作者设计了多方权力制衡、激励到位的国企管理制度。
-
刘宝成:MBA教育不应是快速消费品
-
作者:暂无 来源:商务周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宝成:MBA教育不应是快速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