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309)
报纸(632)
学位论文(188)
图书(172)
会议论文(4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02)
地方文献 (25)
地方风物 (8)
才乡教育 (5)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3(446)
2012(501)
2011(499)
2008(386)
2007(386)
2004(217)
2002(224)
2001(217)
2000(148)
1979(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82)
江西社会科学(40)
中国典籍与文化(20)
中国哲学史(9)
兰台世界(7)
中华文化论坛(5)
中华书局(3)
中国医疗保险(1)
北京大学出版社(1)
清华中文学报(1)
《水浒传》写洪太尉误走妖魔在于影射王安石变法
作者:卢明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浒传》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洪太尉 
描述:,应当有其特别的寓意。元党人及后来秉持理学的儒家人士大多认为北宋的变乱自王安石变法开始,而以蔡京等人为代表的徽宗朝的奸臣多为变法的支持者,这就更加说明了《水浒传》楔子对王安石的影射。
同乡谊诗友情-王安石与流坑名士董傪的相知相交
作者:李小兰 高琦  来源: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董傪  交谊  友情 
描述:史上的美谈佳话.
王安石屡辞馆职考论——兼论宋代馆职、词臣之荣显与迁除
作者:陈元锋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馆职  宋代  王安石 
描述:由进士高第荐试馆职 ,由馆职选任两制词臣 ,由两制拔擢辅相 ,是宋代文章词学之士的荣显通途。但由进士高科出身的王安石初辞召试馆职 ,再辞集贤校理 ,又辞同修起居注 ,最后径迁知制诰 ,入翰林 ,为辅
“乌台诗案”是王安石所为?——对李国文先生《乌台诗案》一文
作者:张崇信  来源:许昌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诗案”  王安石  苏试 
描述:1997年第 3期《随笔》杂志发表的李国文先生的《乌台诗案》一文 ,关于“乌台诗案”与王安石的关系 ,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等问题与史实不符 ,有关结论也就难免主观臆断之嫌
忘形而得神 神明而章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构思艺术探讨
作者:孙辉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构思艺术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反游记常规,忘形而得神,千古传诵。其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篇游记具有很高的构思艺术。主要表现在以“求思”为中心展开内容、以“求思”为文眼安排结构和以“求思”为归宿
文人济世的摇落之悲:优素福·哈斯·哈吉甫与范仲淹、王安石
作者:热依汗·卡德尔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素福·哈斯·哈吉甫  范仲淹  王安石  理想抱负 
描述:社会的凄惨结局也惊人地相似。
王安石变法失败中的性格因素:兼谈成功管理者的情商
作者:张金山  来源: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性格  情商 
描述:王安石偏执的性格导致其情商较低,因此,王安石在变法中因缺乏平衡思维,树敌过多、误用小人和变法措施激进而失败。一个管理者想要在事业上成功,高情商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求思之深往往有得: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感
作者:夏海  来源:金融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人生哲理  文学评论 
描述:无论治学从政,还是立身处世,深思都具有重要意义。
例谈古典诗词教学拓展阅读: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
作者:汤水香  来源:新课程(小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词  王安石  泊船瓜洲  拓展阅读 
描述:教学时,对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的拓展阅读,应该从立足文本,拓展语文基础知识;以点带面,拓展古诗品鉴技巧;读写结合,积累古诗名言佳句等诸多方面入手。
《孤鹜已远》连载 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与王安石(三)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连载 
描述:(三) 苏轼初入北宋官场时,被朝廷任命为陕西凤翔府签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