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第二次“吴会”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作者:李贺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国国民党  人民大会堂  两党政治  胡锦涛  领导人 
描述:动、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石碑体行草书及其对当下书法创作的启示
作者:洪权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石  行草书  李瑞清  书法创作  书法家  碑帖融合  碑学理论  启示  中国书法  康有为 
描述:晚清民初时期,中国的书法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失语之中,它是独立于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文艺门类之外,缺乏文化思潮感染的世外桃源。但是,书法家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因此而没落、消沉,他们也在思考中国书法的未来方向。在这种语境中,书法的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一方面,
吴会”就两岸同属一中形成更清晰认知
作者:暂无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吴会”就两岸同属一中形成更清晰认知
吴会”确立两岸关系发展新走向
作者:王建民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国民党  关系发展  两岸经济  胡锦涛  民进党  两岸政策  台湾  和平发展  大陆 
描述:3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会面,举行2008年以来的第五次"吴会"。这次会面是在台湾"大选"之后两岸关
一部新发现的小石中国书学史手稿
作者:张蔚星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石  中国文学史  书学  李瑞清  书法作品  手稿  国书  建国后  宗白华  南京大学 
描述:中央大学中
今次“吴会”在例常中蕴含特殊意义
作者:富权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今次“吴会”在例常中蕴含特殊意义
一桂引《诗经新义》佚文考
作者:廖育菁  来源:书目季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新义  一桂  诗集传附录纂疏 
描述:一桂引《诗经新义》佚文考
瑗等宋初教育家的學術及文章
作者:張興武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三先生  李覯  學術  教育  文章 
描述:術",醇質務實;不足之處在於好"張大其説",議論"粗疏",甚者還有迂闊"矯激"之弊。要之,、孫、石、李以儒學名家而獻身教育,在學術探索、教育實踐及"古文"創作等各方面均有建樹,其利弊得失值得深究。
录:麻姑山访碑
作者:前人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4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录:麻姑山访碑
东坡在岭南之五:“细和渊明
作者:莫砺锋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    岭南  生命  金山寺  惠州  黄州 
描述:东坡五十九岁南迁惠州,六十五岁渡海北归,次年逝世,岭海七年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为艰难困苦的一个阶段,然而也是其生命之光最为光辉灿烂的一个阶段。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东坡在金山寺自题画像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