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89)
报纸(757)
学位论文(42)
图书(10)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74)
地方文献 (49)
红色文化 (40)
地方风物 (25)
宗教集要 (9)
非遗保护 (4)
才乡教育 (4)
按年份分组
2014(189)
2013(132)
2012(212)
2011(262)
2009(108)
2008(110)
2007(85)
2000(22)
1960(16)
1959(9)
按来源分组
新三门(40)
商丘日报(23)
新湖南报(18)
昆明日报(12)
云南经济日报(10)
四川日报(10)
云南党的生活(9)
迪庆日报(7)
红河日报(7)
池州日报(5)
“倦客红尘 长记楼中粉泪人”——试论《小山》对意义的追寻
作者:方晓明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黄庭坚  冶游  感性生命  青楼女子  晏几道  仕途  叶嘉莹  文化遗产  及时行乐 
描述:思考的问题。晏几道是晏殊的幼子,出身显赫。“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持论甚高”(黄庭坚《小山词序》)。有这样的身世和才学,本来满可以干一番出将入相的事业,可他只担任过颍昌许田镇
情真意深,语秀境美——韦庄、晏几道琐论
作者:周健自  来源: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情真意深,语秀境美——韦庄、晏几道琐论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晏几道的个性与其的创作浅探
作者:陈信凌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今研究  晏几道  曹丕  黄庭坚  文心雕龙    晏殊  浅探  小山  创作 
描述:一轩轾估量,不全是二晏霄壤相隔的职位所致,更因为小晏的禀性及作较之大晏,确实更加新奇、更加惹人注目一些。晏几道出身于宰相之家,本来只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优越的家庭条件就可以保障他走完无风无浪
学者的严谨 诗人的气质——陶尔夫学研究回顾
作者:诸葛忆兵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宋词  学研究  梦窗  北宋词  晏几道  学术研究    历史时间  《莺啼序》  吴文英 
描述:学者的严谨诗人的气质——陶尔夫学研究回顾诸葛忆兵陶尔夫先生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硕果累累。先后出版了《宋词百首译释》、《北宋词坛》、《南宋词史》、《宋词今译》等多部学术著作
独标清奇深寄慨,尽去绮罗拓新风——王安石读后
作者:周维民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清奇  拓新  读后  吕惠卿  变法派  苏轼  居时  杏花  宋词 
描述:《蕙风词话》中更进一步谈到了苏派词人:“有宋熙丰间,学称极盛。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山斗。黄山谷、秦少游、晁无咎皆长公之客也。山谷、无咎皆工倚声,体格
晏殊《蝶恋花》和杜安世《端正好》二比较分析
作者:龙希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比较分析  西风  燕子  离别苦  山长  长路  明月  “秋”  小令 
描述:在浩瀚的海中,我惊奇地读到了两首内容相似,构思相同的小令。这就是晏殊的《蝶恋花》和杜安世的《端正好》。现在,先将这两首对照排录如下:
《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王安石注补订
作者:吴宗海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全宋词  集句词  李商隐  《登金陵凤凰台》  《苕溪渔隐丛话》  刘禹锡  《南乡子》  《菩萨蛮》  辽宁人民出版社 
描述:《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王安石注补订
诵太平,唱太平歌:纪念晏殊诞生1000周年
作者:高国藩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元献  敦煌曲子  欧阳修  北宋王朝  民间俗  浣溪沙  神道碑  北宋初期  冯延巳 
描述:公世家江西之临川,
古典编剧美学的精辟概括:《啸台偶著例》浅析
作者:秦学人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琵琶记》  “作者”  汤显祖  《西厢记》  情节结构  美学原则  宫调  “福”  李渔 
描述:古典编剧美学的精辟概括──《啸台偶著例》浅析秦学人我国古典戏曲理论、戏曲批评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较全面的论著,如王骥德的《曲律》、李渔的《闲情偶寄》等;有在某方面论述精深的专论,如周德清
慧眼妙出新裁--评《唐宋词鉴赏举隅》
作者:欧宝琛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词  举隅  艺术风格  《菩萨蛮》  王安石  韩元吉  文学鉴赏能力  广征博引  沉着之致  艺术特点 
描述:慧眼妙出新裁--评《唐宋词鉴赏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