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27)
报纸(1058)
学位论文(93)
会议论文(65)
图书(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86)
地方文献 (545)
地方风物 (98)
非遗保护 (55)
宗教集要 (44)
红色文化 (25)
才乡教育 (13)
文化溯源 (12)
按年份分组
2014(597)
2012(272)
2011(309)
2008(225)
2005(116)
2004(111)
1997(104)
1992(55)
1986(53)
1958(2)
按来源分组
东坡赤壁诗词(10)
中国书画(9)
淮北日报(4)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4)
艺苑(3)
黄梅戏艺术(2)
南腔北调(2)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
上海法治报(1)
葫芦岛日报(1)
令津浦铁路车务处副处长黄麟着即免职由
作者:暂无 来源:铁道公报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令津浦铁路车务处副处长黄麟着即免职由
关于宫素然《明妃出塞》题诗者张锡
作者:张耀宗  来源:文物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郭沫若  七言  文物  白文  明末清初  图章  古风  作者  谪仙 
描述:",
张大千《临黄鹤山樵淞峰书舍》之我见
作者:高鸿 吴木喜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黄鹤  款识  用笔  王蒙  鹤山  石涛  师古  局部  出版社 
描述: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版史青先生主编、邓锋先生撰文《现代书画投资丛书·张大千卷》,得见署名为张大干的《临黄鹤山樵淞峰书舍》(1,167×59厘米),曾收录《中国嘉德国
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云壑渔隐》赏析
作者:董寓榕  来源:收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泼墨  晚年  三个阶段  中国近现代  书画作品  泼彩  用笔  李瑞清 
描述:逝于台北,享年85岁。原名张正叔,又名张权,乳名小八。后改名为猨、蝯、爰、季,字古皇、季爰、大千,号大千居士。别署石室沙
北宋翰林画院制度下的美术教育探究
作者:梁田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翰林画院    王安石  考试制度  教育模式  制度影响  北宋初期  选拔制度  绘画 
描述:虽然在北宋前期,画院出现的同时,正式的画院教育机构并未形成。但是,类教育模式在画院的制度影响下,还是暗暗地存在和发展着的。画院的录用选拔制度、递迁制度都对画院的美术教育甚至是民间的美术教育产生深深的影响。
元代隐逸画家王蒙《青卞隐居》研究
作者:贾峰 屈健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蒙  元代  创作背景  作品  黄鹤  明代  空间分割  皴法  评价  技法 
描述:冠以"第一"的评价.不难看出《青卞隐居》在山水画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一、创作背景《青卞隐居》作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那时,王蒙已是第二次隐居黄鹤山中.他一生都在隐逸与出仕
朱寿昌入《二十四孝》原因探析
作者:陈晓燕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十四孝  寿昌  王安石  黄庭坚  熙丰变法  苏轼  士大夫  居敬  元代  江西诗派 
描述:元代郭居敬所辑的《二十四孝》,一直被历代统治者当成彰显孝道的范本,其中所收录的宋代人物仅有黄庭坚和朱寿昌。黄庭坚是英宗治平四年进士。他不仅是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并且在书法领域也造诣颇深,因此历来
镇江金山寺:声犹带蜀 山色欲吞吴
作者:清风笑烟雨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镇江  乾隆  文化名城  古诗词  注释  评价  润州  传说  钟山 
描述:记得小时候就读到古诗词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从那注释里得知京口是镇江的古称,后又知其尚有润州之名,是一个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次不经意中见得乾隆给镇江的评价是:穷山恶水,泼妇刁民,心中甚为震惊,不解。二十几年前曾游历镇江,领略得山光水色灵秀,淳朴、闲适之
威武铁军 谢长华参观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 李文庆纪念
作者:谷良 沈宗镐 朱林春 吴炳南 朱云风 马进 崔庆民 黄宾笙  来源:大江南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威武铁军 谢长华参观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 李文庆纪念
摘疵指瑕,以古为鉴:评陈如近著《古诗指瑕》
作者:张海鸥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古为鉴  指瑕  古诗  华清宫  施蛰存  陈寅恪  王安石  《元白诗笺证稿》  《柳如是别传》  《秋兴八首》 
描述:摘疵指瑕,以古为鉴:评陈如近著《古诗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