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452)
期刊文章(1904)
学位论文(68)
会议论文(50)
图书(3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58)
地方文献 (123)
非遗保护 (65)
红色文化 (59)
才乡教育 (54)
地方风物 (37)
宗教集要 (17)
按年份分组
2011(686)
2008(222)
2006(138)
2003(86)
1997(45)
1995(40)
1994(40)
1988(21)
1987(34)
1984(33)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453)
深圳特区报(20)
云南党的生活(12)
党的生活(云南)(9)
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4)
云南教育·视界(3)
道路交通管理杂志(3)
江苏物资(2)
法治快报(1)
空中交通管理(1)
朱天曙《感旧: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
作者:黄惇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亮工  著名学者  明清之际  书法家  鉴藏家  艺术 
描述:亮工是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书法家、艺术鉴藏家,博涉多通,著述闳富。
亮工《赖古堂集》自改原作现象探析其仕清心态
作者:黄治国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亮工《赖古堂集》中存在着不少自改原作现象,分析这些现象,进而统观其诗歌创作,可以看出,亮工入清后虽不无依恋故国之情,但又积极地向新朝靠拢,呈现出渴望融入且极为谨慎的心态。在由明入清的贰臣群体中
立足当代,探源求本:朱天曙教授《感旧:亮工及其〈印人传〉
作者:郝文杰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指可数。朱天曙教授正是在这种日益浮躁的学风中,不畏艰辛,寻枝振叶,力求“面向事情本事”,把亮工及《印人传》中的有活力、有价值的人生与审美尽呈读者眼前。在著述中,他表面上是在研究古人,实质上,是站在
令委曾佩等七人为第一区西河堡昇平乡初级小学文
作者:暂无 来源:阳春县政公报 年份:193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令委曾佩等七人为第一区西河堡昇平乡初级小学文
服饰的想象政治学:评《服之冕——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作者:杨道圣  来源:艺术设计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饰政治学  想象  服装观念  建构 
描述:历代服饰制度所提供的可能只是想象中的服装,而并没有成为现实.但这些服饰制度反映了历代统治者利用服饰来进行政治管理的努力,同时也表现了政治制度的神圣性向实用性也即世俗性的转变.对于书写服装的研究虽不能揭示服装的现实,却揭示了服装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时代的演变.
土壤肥力的原理及其测定项目:浙江省农科院鸣铮教授在杭州市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农业科技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土壤肥力的原理及其测定项目:浙江省农科院鸣铮教授在杭州市
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在麻姑山铜钼矿的应用
作者:聂世磊  来源:金属矿山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高品位铜矿石  高品位铜矿石  全尾砂  全尾砂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描述:改进后的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在回采麻姑山铜钼矿富集高品位矿床时 ,取得了较好的技术及经济效益。矸石回填不仅降低了充填成本 ,亦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戏上昆青年联手打造新编昆曲《南柯记》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戏上昆青年联手打造新编昆曲《南柯记》
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从“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到“
作者:吴新雷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长生殿》  昆曲艺术  传承发展  全景式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演唱艺术 
描述:新的辩证关系。文中具体评析观众看好这两个戏的原因,从剧本整理、演唱艺术、伴奏音乐、舞台美术和演员传承等各个方面进行论证,指出这两个戏既能以生动的活态展示出传统昆艺的演唱魅力及其深厚底蕴,又能与时俱进地注入现代剧场新的艺术元素,既坚守传统,又有所变革,使古典昆剧焕发了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牡丹亭三生路”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全球首演
作者:暂无 来源:文化市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2010年上海世博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昆曲  昆曲  园林  园林  音乐家  音乐家  朱家角  朱家角  黄豆豆  黄豆豆  舞蹈家  舞蹈家 
描述:水榭歌台,与对岸的牡丹亭隔水相望。随着一曲委婉悠长的《琴箫吟》,吹箫女子在平静的水面上泛舟而入,拉开了《牡丹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