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种非张性正断层
-
作者:缪奋 来源: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正断层 力学性质 断裂结构 压扭性断裂 地质力学 形成机理 相对位移 逆掩断层 位移方式 逆断层
-
描述:,本文不拟论述。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不少正断层,其力学性质並非张性,而属扭性、压性或兼具几种不同性质,我们统称之为“非张性正断层”。
-
西周乐宫非1463人
-
作者:邱云飞 郭珂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乐官 儒家学派 《周礼》
-
描述:长期以来音乐界依传世<周礼>为据,认为西周乐官人数是1463人,事实上只是儒家学派虚拟的数字.
-
写好“人”字非易事
-
作者:李清芳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诚信 基本素质 王安石 高攀龙 明代 人民群众 宋朝 品行 有责任 修身
-
描述:。要品行端正。古人讲"先修身而后求能","人可一生不
-
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非考公务员
-
作者:赵炎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务员 罗马 科举考试 王安石 御史中丞 宋仁宗 太学 一把手
-
描述:界名人,其中,他与年长他15岁的王安石关系最铁,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057年科举考试前夕,他征求王安石的意见,王安石沉吟了片刻,一反常态地“劝其勿事科举,侥幸利禄”,而吕希哲居然也一反常态地听进去了,“遂绝意进取”,不当干部了,一门心思去研究学问。
-
试论"周礼"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
-
作者:柴荣 来源:前沿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法律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唐律》 《春秋》 周公旦 “明德慎罚” 犯罪和刑罚 “春秋决狱” 统治者 周公制礼
-
描述:试论“周礼”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柴荣“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其引人瞩目的课题,在西方现代文明扣开中国大门之前,礼便是先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其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作用,更是值得探讨研究。从西周周
-
法律专业本科学生应是复合型人才
-
作者:金治泉 韦志中 孟勤国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专业 本科学生 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法律人才 律师事务所 高等法律教育 审判庭 非法律专业 法律专业课 法律工作者
-
描述:育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法律专业的教育改革,应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
-
就业促进法首先应是鼓励创业的法律
-
作者:余琴 来源:中国改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就业促进法首先应是鼓励创业的法律
-
西汉的礼法结合及其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
-
作者:华友根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法结合 中国法律史 董仲舒 《春秋》 纲常伦理 《淮南子》 “八议” 《周礼》 汉书 《尚书》
-
描述:具有重要地位.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批评了礼法结合的旧律的不平等不合理,是奉行了独尊儒术和维护了封建礼教。
-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应是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任务
-
作者:杨贻泽 来源: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民内部矛盾 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关系 统治阶级 国内主要矛盾 阶级斗争 社会秩序 历史时期 敌我矛盾
-
描述:级斗争后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其目的是以此来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律要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从根本上来说,就要对敌对阶级实行专政
-
社会性应是法律本质论的新立足点
-
作者:李力 来源: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性问题 法律本质 社会主义法 阶级性 立足点 恩格斯 资产阶级 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
描述:本质论的新立足点》和李权同志的《社会主义法仍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两篇不同观点的讨论文章,供大家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