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4)
报纸(48)
学位论文(7)
会议论文(4)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7)
地方文献 (5)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1)
文化溯源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9)
2011(16)
2010(13)
2009(13)
2000(2)
1999(3)
1998(4)
1986(3)
1983(1)
1982(2)
按来源分组
井冈山报(2)
中国戏剧(1)
药膳食疗研究(1)
北大荒日报(1)
楚天都市报(1)
吉安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
国画家(1)
达州晚报(1)
梁园(1)
贵州文史丛刊(1)
一部开创性的学术专著──读子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
作者:王捷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子瑜  学术专著  中国修辞学史  王安石  欧阳修  柳宗元  韩愈  教授  “唐宋八大家” 
描述:一部开创性的学术专著──读子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王捷千百年来,赞誉之声不绝如缕的唐宋八大家古文,素被人们奉为文章圭臬。如今竟有人对它们的某些修辞现象提出异议,此人就是享誉国际学术界
周礼注方丘祭昆仑北郊祭神州说
作者:刘绍宽  来源:华国月刊 年份:192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注方丘祭昆仑北郊祭神州说
毕业同学消息:许宜陶、其辉、何源青范济舟、许文芹
作者:暂无 来源:大夏周报 年份:193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毕业同学消息:许宜陶、其辉、何源青范济舟、许文芹
于修订处见精神——读子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
作者:濮侃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子瑜  修辞论  修辞学史  王安石  修辞学者  欧阳修  柳宗元  陈望道  中国文学史 
描述:的工作,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著是对中国文学史上地位至为显赫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古文中存在的修辞不当现象的修订,就使得它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
伯洋张铭朱学纯王岫筠制砚赏析
作者:杨红泽  来源: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伯洋张铭朱学纯王岫筠制砚赏析
子瑜先生研究的新成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
作者:林兴仁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子瑜  修辞学家  新成果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中国文学史》  《师说》  《中国修辞学史稿》 
描述:中指出韩愈《师说》中的文气不相接之处。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虽然指出韩愈的散文“也
训诂材料的分析与汉语学术史的研究——《(周礼)复音词玄注
作者:李运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训诂材料  学术史  训释方式  训诂方法  训条关系  周礼    复音词 
描述:”,也不同于“训条”之间的关系。一般把“形训”、“声训”、“互训”、“反训”、“递训”等看作训释方式,值得商榷。利用训诂材料来研究汉语学术史大有作为,《(周礼)复音词玄注研究》是一个例子。该书
恩波著《刘绍棠全传》——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恩波著《刘绍棠全传》——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韩故城出土陶文看先秦乡遂制度
作者:王琳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时期  乡遂制度  陶文  韩故城”  《周礼》 
描述:进行进一步研究,今略补充说明。 据蔡全法先生不完全的统计,这批陶文总计140字。其中单字27种、45字,双字为38种、88字,三字与四字各1种。可识文字为131个,未识文字1个,另有残缺不全的文字8个。我们把有关属于古郑国乡里制度的陶文集中起来,结合古文献资料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战国时期郑国的乡遂制度还没有彻底瓦解。 一、“井”字陶盆,一件,泥质灰陶,战国时
玄《周礼注》“读如”类沟通字际关系术语分析
作者:李玉平  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沟通字际关系  读如  读若  谓若 
描述:《周礼注》中62条“读如”类术语最主要的功能是充当沟通字际关系术语,再是拟音兼释义、拟音及释义。在作为沟通字际关系术语的“读如”中又以沟通通假字和本字的居多。而“读若”和“谓若”的功能分别为沟通字际关系;拟音兼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