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捉爱情神话的春影——青春版《牡丹亭》的诠释与整编
-
作者:张淑香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还魂记》 传奇 爱情神话 表演艺术 思想感情 人物塑造
-
描述:来,透过《牡丹亭》在西方的
-
经济学与理学之间--朱熹之理学诠释学原则初探
-
作者:谢晓东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诠释学 经学诠释 原则 批评 朱子理学 《古文尚书》 朱熹 诠释方法 训诂 陆九渊
-
描述:朱子的理论全释学实际上是馆经学诠释与理学诠释为一途。经学全释是基础,理学诠释是核心。朱子的诠释原则受到来自学立场与理学立场两方面的批评。
-
“周礼”的现代价值究竟何在:《周礼》社会正义观念诠释
-
作者:黄玉顺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正义原则 正当性 适宜性 现代价值
-
描述:性)。正当性原则要求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为仁爱,并且超越差等之爱,指向一体之仁。适宜性原则要求制度设计充分考虑到具体的生活方式的时间、空间的条件。通过这种正义思想的揭示,《周礼》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再次成为重要经典。
-
王安石《尚书新义》的诠释特性:以其哲学思想为视角
-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尚书新义》 德性 智性
-
描述:性和有用性的标准而形成的,是他的早期哲学思想在变法时期的延续与发展。
-
苏轼与王安石在《尚书》诠释上的分歧:以他们的哲学思想为视角
-
作者:胡金旺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尚书》 情本论 智性
-
描述:思想为基础的,其中的分歧是二人的哲学思想在经典诠释中的必然反映。
-
诠释与发展:周礼全先生合作原则理论述评
-
作者:金立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诠释与发展:周礼全先生合作原则理论述评
-
爱:报答、付出与回应──《连城》知已之爱的诠释
-
作者:冯文楼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聊斋志异》 心头肉 弗洛姆 爱情观 社会转型时期 表现形式 《长生殿》 中译本 《红楼梦》
-
描述:爱:报答、付出与回应──《连城》知已之爱的诠释
-
爱:报答、付出与回应——《连城》“知己之爱”的诠释
-
作者:冯文楼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己之爱 《牡丹亭》 爱情 心头肉 自然人格 生死之恋 生命原型 弗洛姆 《聊斋志异》 价值理性
-
描述:在《聊斋志异》神奇瑰丽的世界中,爱情之“梦”的创造与寻求,是一大奇现。不论在那扣人心弦的生死之恋中,抑或想象丰赡的人狐相爱中;不论在那解衣就枕的匆遽中,抑或意趣盎然的对谈中;不论在那生命原型的展示中,抑或自然人格的探寻中;也不论在那一波三
-
舞台对经典的诠释--从演出文本看当代对《牡丹亭》的理解
-
作者:金鸿达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这个中国文学戏剧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名字是和<牡丹亭>紧密连结在一起的.<牡丹亭>称得上是明传奇的扛鼎之作.它在文学艺术上达到的高度使其自刚一问世,就引起广泛的关注.关于<牡丹亭>的研究、争议从明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
以梦释戏的心理分析方法臆说--兼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比较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弗洛伊德 心理分析方法 文艺创作 汤显祖 戏曲作品 心理过程 批评家 戏曲批评 戏曲创作 艺术思维
-
描述:,使这一方法在戏曲批评中发挥出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