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比、兴本义新解
-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义 实际需要 毛诗序 左传 春秋 周礼 新解 解说 用法 解释
-
描述:》中提到了赋、比、兴,体现了春秋时人的看法和用法,更接近赋、比、兴的本义。
-
“乃师”并未用错
-
作者:张延顺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悲鸿 《新闻记者》 “其” 代词 遇险 《周礼 汉书 项羽 用法 阴日
-
描述: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为例。
-
“胴体”应是大陆原创
-
作者:崔山佳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原创 大陆 胴体 《汉语大词典》 郁达夫散文 《咬文嚼字》 抗战时期 明清小说 用法 民族出版
-
描述:楚山孤先生关于“胴体”可以用来“指人的躯体”的看法,笔者十分赞同。但他又说: 更重要的,我觉得;1:能忘掉“胴体”现行用法的来历。这种用法,并不是大陆原创,而是从台港引进的。
-
名句的来历
-
作者:霍德柱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王安石 文学作品 用法 秋思 流水 唐诗 阅读 画面感 精品
-
描述:这个“绿”字时很费了一番斟酌。其实,“绿”的这种用法在唐诗里已屡见不鲜了,如:
-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
作者:钟霞梅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用法 四库全书 宾客 句子 翻译 阅读训练 曾巩 译文 文言文
-
描述: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
-
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
-
作者:张政烺 来源:考古学报 年份:197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卜辞 甲骨文 诸问题 考古学 说文解字 诗经 周礼 殷代 用法 经典释文
-
描述:三期一见;3.兕,皆见于第五期。甲骨文又有一个常见的字 《前编》2.37.6皆见于第一期,只有(臼土)田一种用法,和田文义完全相同,其字从臼、从土,表示双手取土,
-
这里的逗号是否应是分号
-
作者:令怡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逗号 分号 人教版 六年制 第九册 《蛇与庄稼》 小学 语文 标点符号 用法
-
描述:这里的逗号是否应是分号
-
元代个体量词举偶
-
作者:鄧邦雲 来源:汉语史研究集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危亦林 用法 用例 效方 个体量词 事物 魏晋 主要功能 色彩
-
描述:部》:"圆,园。全也。"王筠《说文句
-
美国西南部火灾与南方涛动的关系
-
作者:T.W.Swetom J.L.Betancourt 马乃孚 来源:气象科技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西南部 南方涛动 火灾 树木生长 热带太平洋 燃烧面积 美国黄松 新墨西哥州 动力过程 树木年轮宽度
-
描述:国西南部绿色植物的动态过程亦有明显影响。美国西南部不同林区轻微、严重火灾年并存的情况说明:气候对次大陆尺度的火情(fire regimes)起着驱动作用,并强调外部因子对生态系统动力过程的重要性。
-
以动制动,快速反应是打击、震慑刑事犯罪的有效措施
-
作者:朱明 来源:犯罪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以动制动,快速反应是打击、震慑刑事犯罪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