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思维一个自由空间——《伤仲永》授课一得
-
作者:周燚 来源:贵州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由空间 王安石 生存本领 先人 思维自由 旅程 教师与学生 以人为本 高考文科 北宋文学
-
描述:给思维一个自由空间——《伤仲永》授课一得
-
由《奉酬永叔见赠》谈北宋思想与文学
-
作者:黎湘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韩愈 北宋 思想学术 文学 孟子 再论 守道 水灾
-
描述:无施不可者。”而且,此老还满怀欣喜之情赠了王安石一首诗:
-
“三七之厄”“百六阳九”与谷永的直谏——《资治通鉴》所涉《
-
作者:铮甫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通鉴》 两汉 史料 汉儒 《易》 叙事 质朴 例子 突出
-
描述:,就比较难读了。本文谈及汉成帝时谷永的一篇谏疏,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
《永类钤方》在骨伤科学术上的贡献
-
作者:王育学 来源: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年份:197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骨伤科 永类钤方 危亦林 元代 积极影响 学术 卓越贡献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北京大学图书馆 整复方法
-
描述: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例如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就取材于《钤方》的不少内容。但由于该书几乎濒于绝迹,遂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骨伤科学术上的卓越贡献,更是烟没无闻,以致有人误认为元代危亦林著的《世医得效方》一书,是“中国第一本正骨学专著。”
-
刘山永子承父业面壁十年注《本草》
-
作者:筱怀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实文学 刘衡如 刘山永 《本草纲目》 古书校勘
-
描述:刘山永子承父业面壁十年注《本草》
-
也谈王安石的人才观——由《伤仲永》的评价说开去
-
作者:詹龙雨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伤仲永 王安石 人才观 写作目的 艺术效果
-
描述:学而能诗的‘突发’的天才,反映了作者认知上的局限.”究竟如何看待方仲永的“通悟”呢?是认为反映了王安石认知上的局限或思想中的唯心主义,还是看成作者为了写作目的、追求某种艺术效果而有意为之?依我浅见
-
《伤仲永》“贤于材人远矣”辨释
-
作者:周志锋 王兆钱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辨释 王安石
-
描述:王安石《伤仲永》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评论: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
《伤伸永》教学中的成长教育渗入
-
作者:钱海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长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教学 《伤仲永》 七年级下册 实验教科书 个人成长 王安石
-
描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纪事”第五课选录了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见闻录《伤仲永》。文章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这一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
努力把我省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董玉舒同志在全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统计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 农村 统计 统计 工作 工作 山西省 山西省 会议 会议 讲话 讲话 1995 1995 全省农村基层统计工作会议 全省农村基层统计工作会议
-
描述:努力把我省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董玉舒同志在全
-
王仁杰代表剧目《节妇吟》、《董生与李氏》剧照
-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生与李氏》 《节妇吟》 精品剧目 王仁杰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牡丹亭》 戏曲作家
-
描述:王仁杰,著名戏曲作家,福建泉州人。其代表《节妇吟》、《董生与李氏》、《牡丹亭》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其中《董生与李氏》入选2003年至2004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