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5)
报纸(48)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4)
地方文献 (9)
红色文化 (4)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3)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24)
2013(11)
2012(12)
2008(16)
2006(9)
1997(7)
1995(2)
1994(4)
1990(4)
1987(2)
按来源分组
神州(1)
北京纪事(1)
新教师(1)
科技文萃(1)
新闻记者(1)
中学语文教学(1)
雨花(1)
宁波日报(1)
抚州日报(1)
江苏高教(1)
吴澄“外损虚”理论探析
作者:汪伟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吴澄“外损虚”理论探析
《中央前委信》的时间应是1927年8月1日
作者:史略 赵云云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央前委信》的时间应是1927年8月1日
长时间气胸复张性肺水肿急救1例
作者:陈小雄 刘明华 邓朝霞 李晓萍 屈纪富  来源: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气胸  复张性肺水肿  急救 
描述:一例长时间气胸引起的复张性肺水肿的急救过程与讨论.
晏殊词“思”表现形态探微
作者:曹章庆  来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形态  诗性智慧 
描述:在象外,迷离蕴藉。"无心"、"有意"两种形态虽各有别,但在深层心理上都是作者理性观照的产物,是晏殊对人情世态、历史人生洞悟穿透的诗性智慧结晶。
与雅极:论柳永与晏几道的创作风格
作者:刘丽娜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晏几道     
描述:柳永与晏几道是北宋词坛上两位相当有影响力的词人,他们词作中所反映反描写的内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却大相径庭。柳永自觉接受市民文化的熏陶,作品中大量运用俗词、俗语,创作以慢词为主,而晏几道却受其父晏殊及五代文人词的影响颇深,作品呈现出浓郁的雅化气息,在形式上,也以小令为主。
诗集:伊藤道海新任曹洞宗管长次其就任法语
作者:丸田绍樱  来源:东华(东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诗集:伊藤道海新任曹洞宗管长次其就任法语
张爱萍、舒同为红军挺进和红十三军纪念碑题字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张爱萍、舒同为红军挺进和红十三军纪念碑题字
台上佳人台下,演出教学两相宜:张洵澎印象
作者:谢柏梁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教学实践  上海昆剧团  京剧表演艺术  人台  艺术境界  《游园惊梦》  演员  询诊 
描述:台上佳人台下,演出教学两相宜:张洵澎印象
德高艺富,名垂昆史-哭传瑛
作者:沈世华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气  昆剧  昆曲艺术  《牡丹亭》  剧团  艺术家  舞台  剧目  杭州  国风 
描述:戊辰正月初四,晚上快十一点钟了,有人来叩门,我们想,这恐怕不是一般来拜年串门儿的,必定有事。赶紧开开门,只见马玉森同志面色黯然,没等我们开口,他便语气沉重地说了一句:“先生没有了!”我们立即明白了:周传瑛老师去世了。
汤显祖以情演情的戏曲表演论——《宜黄县戏神清源庙记》析探
作者:蔡守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以情演情  修容修声  表演艺术  最高境界 
描述:汤显祖在 宜黄县戏神清源庙记 中首创性地提及戏曲的表演理论 ,倡导以情演情 ,对演员的修养和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表述了独特的见解 ,其戏曲美学思想直接影响了潘之恒、袁于令和李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