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朝相公司马光
-
作者:绝尘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资治通鉴 翰林学士 北宋前期 胡桃 理财 皇帝 进士
-
描述:谎。这一切恰好被父亲看到了。司马光遭到严厉的训斥:"小子何得谩语!当初给你取名‘光’,又担心你浮躁,取了‘君实’为字,没想到你还是敢撒谎。"司马光被父亲的怒火吓住了,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从此"实话实说"四个字,再没离开他的脑海。
-
《李顺》浅释
-
作者:暂无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史》 均贫富 王安石 北宋王朝 翰林学士 起义军 宋神宗 《梦溪笔谈》
-
描述:杭州)人。宋神宗熙宁年间官至翰林学士、龙图阁待制。他与王安石同时,政治上属革新派。沈括又是著名学者,《梦溪笔谈》
-
苏轼论:一个诗人的毕生追求
-
作者:郑熙亭 来源:长城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苏东坡 欧阳修 司马光 吕惠卿 乌台诗案 苏辙 黄州 翰林学士
-
描述:,终生以忠君爱
-
王安石与熙宁变法札记
-
作者:王若濛 来源:中国城市经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熙宁变法 士大夫阶层 荆公新学 北宋 三司使 下级官吏 台谏制度 行政机构 翰林学士
-
描述:二年二月,拜參知政事……於是設制置三司條例司,命與知樞密院事陳升之同領之。安石與其党呂惠卿任其事.。……禦史劉述、劉琦、孫昌齡皆不得其言,相繼去。驟用秀州推官李定為禦史,知制誥宋敏
-
解读苏轼的两次制科考试
-
作者:周云容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制科 考试 宋仁宗 宋代 进士科 翰林学士 欧阳修 王安石 选拔
-
描述:参加制科考试,而且均入三等,这在宋代是极为特殊的。透过苏轼两次参加制科考试的特殊经历,我们将对宋代的制科考试有更
-
文贯乎道而补于世:王安石诗歌改革精神及其创作的文学思想
-
作者:冯济泉 来源:艺文论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改革精神 王安石诗 政治诗 文学创作 北宋时期 北宋王朝 文学成就 诗歌创作 翰林学士
-
描述:宁年间,追封舒王。著有临川集。王安石的文学创作,除了散文在文学上
-
宋神宗的“兼听”
-
作者:孙贵颂 来源:学习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 司马光 皇帝 专制时代 唐太宗 李世民 不同意见 翰林学士 大臣
-
描述:登极之初就下求言诏,广泛听取建议,决心做一个唐太宗李世民那样
-
司马光与梅尧臣交游考述
-
作者:刘丽丽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梅尧臣 欧阳修 翰林学士 王安石 山西省 御史中丞 资治通鉴 宋神宗 交游考述
-
描述: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因与其政见不合,自请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绝口不论政事,致力于编写《资治通鉴》。哲宗元祐元年(1086),起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元祐更化",尽废新法,当政八月而卒。
-
苏轼和王安石
-
作者:杨涛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苏轼 北宋文学 宰相 聪明 翰林学士 菊花 三峡 黄州
-
描述:皮。
-
中国古代官职称谓知多少(上)
-
作者:陈沛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机大臣 蔺相如 谭嗣同 王安石 翰林学士 左宗棠 欧阳修 枢密使 司马光 古代官职
-
描述:再如宋代寇准被封为莱国公,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司马光被封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刘基被封为诚意伯,王阳明被封为新建伯;清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被封为二等恪靖侯,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币”,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