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6)
报纸(150)
学位论文(17)
图书(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90)
地方文献 (11)
非遗保护 (7)
才乡教育 (4)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5)
2012(25)
2009(19)
2007(16)
2006(13)
2004(7)
2002(8)
1999(8)
1991(5)
196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
南方都市报(3)
文学遗产(2)
中华戏曲(1)
中外管理(1)
年轻人(A版)(1)
安家(1)
衡阳师专学报(1)
创作评谭(1)
语文教学与研究(1)
保险应是社会的“良心”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保险中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是“老大难”问题。
经济特区也应是社会特区
作者:邓伟   来源:港澳经济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经济特区也应是社会特区
一个走不出去的圆圈(《牡丹亭》情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批判)
作者:冯文楼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个走不出去的圆圈(《牡丹亭》情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批判)
一个走不出去的圆圈--《牡丹亭》情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批判
作者:冯文楼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人格  认同  普遍性  人性  实践理性  文化心理  道德规范  牡丹亭  心理情感  理性选择 
描述:场上对古代文学创作中的同类现象进行了文化反思与探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东亚金融危机”批判
作者:续增  来源:中外企业文化(清华管理评论)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方经济伦理  东方思维方式  东亚金融危机 
描述:这就要有人从不止一个视角看待问题了。希望能有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视角来参加议论,使我们能对包括东亚金融危机这样影响巨大的事件中探讨出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 大凡能流传千古的佳句,总能时不时地被有心人挖掘出常新的深奥哲理,或者把人带入妙不可言的意境。你看,南宋大词人李清照的一曲《如梦令》正好勾画出我们对20世纪末的那场所谓“东亚金融危机”进行深入思考后的翩翩联想,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上世纪末的中国门外前庭花园中的那场风风雨雨(昨日风疏雨骤),使得我们直到新世纪晨陵大光时仍然没有从中清醒过来(浓睡不消残酒),想偷懒问一问那些专司文字营生的评论家们的看法(试问卷审人),一个个却轻描淡写地说:悔,不过是一场金融危机,那个好事的索罗斯煽乎起来的,没事了,雨过天晴之后,亚洲仍然是一片艳阳天(却道海棠依旧)。 是这么回事吗?我们看,那...
学校应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批判《神童诗》促进教育革命
作者:驻天冿部队某团九连理论小组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大批判组  来源:新华月报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学校应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批判《神童诗》促进教育革命
高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的批判的旗帜——对两个中国古典文
作者:高春华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古典文学教学  两个中国  李清照  晏殊  马克思列宁主义  反现实主义  艺术性  周邦彦  作品 
描述:等反现实主义词人给以明确的彻底的否定,
从二程对王安石的批判看理学的政治倾向
作者:李之鑑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易》  政治倾向  理学  “理”本论  程颐  人臣  认识论  人之道  唯心主义 
描述:王安石关于“理”与“物”本质关系的论点。
堕落的脚印,沉痛的教训(批判刘绍棠)
作者:公木  来源:文艺学习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堕落的脚印,沉痛的教训(批判刘绍棠)
沉重的教训-在批判刘绍棠大会上的发言
作者:郭小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沉重的教训-在批判刘绍棠大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