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3)
报纸(208)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5)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2)
才乡教育 (65)
地方文献 (57)
非遗保护 (55)
文化溯源 (30)
地方风物 (12)
红色文化 (8)
宗教集要 (4)
按年份分组
2014(92)
2012(52)
2011(48)
2010(32)
2008(29)
2006(20)
2005(11)
2003(7)
1992(10)
1965(1)
按来源分组
临川晚报(89)
抚州日报(55)
江西日报(21)
其它(15)
四川戏剧(3)
戏剧文学(2)
上海文化出版社(1)
芒种(1)
黑龙江科技信息(1)
戏剧之家(1)
从《外科精要》浅谈痈疽
作者:王风云 陈明岭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科精要  陈自明  痈疽 
描述:本文分别从病因、病位、病机、治疗、并发症五个方面浅述了《外科精要》对痈疽证治的思想,其中着重对灸法有阐述,有灸法的原理、取穴、程度、禁忌和误区,治疗当以内外和合,施以活法。
浅谈王安石理财思想
作者:孟竹君  来源:经济与法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以义理财  财政改革 
描述:文章就王安石理财思想中的“以义理天下之财”、“理财的重点在于生财”、“重视财政改革”展开论述,分析其现实意义及对我国现代经济的指导意义。
浅谈“人比黄花瘦”
作者:吴学伟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情趣  黄花  易安  王世贞  社会环境  音律  宋代  晏几道  文官制度  代表 
描述:李易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人比黄花瘦"这句,历代评家多有叹赏,基本上都对句中"瘦"字称妙。明·王世贞的意见可为代表:"词内‘人瘦也,比梅花,
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
作者:沈萍  来源: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作指导  小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著名作家  大自然  刘绍棠  孩子 
描述:”因此,作文实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任。 学生怕做作文,原因有四: 其一,生活与作文脱节。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到会说会写,一直生活在口语中,接触的是高淳的方言,与书面语相差甚大;直到孩子上幼儿园才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语,才学会用书面语向老师问好。在家里能说会道的孩子,到了学校却不会用书面语和老师说话,只能用“夹生”的普通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直到上一、二年级,孩子们的口语依然与书面语严重脱节。一个用方言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学生,一旦换成普通话来表达只会结结巴巴,往往词不达意,影响其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其二,要求过高,学生望而生畏。传统的作文教学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人为地拔高要求,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作文,不仅要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还要讲究表达的技巧、结构的安排、首尾的呼应等等,要求面面俱到。
陆九渊的心学浅谈
作者:冯婕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描述: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对我们后人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他主要提倡的是孟子的"四端说",并以此发展成为了"心即理"的思想。认为"心"是万物的基础并且主载着万物的发展。断言说,心是唯一实在。
浅谈初献六羽
作者:杨明 李亚光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羽  周礼  变化 
描述:春秋时期,表面上看周王室仍是"亲亲、尊尊、长长"[1]499,实际上其内部已是暗流涌动。鲁隐公选择"初献六羽",[2]40一方面,说明鲁隐公是一个恪守周礼并能予以表率的诸侯;另一方面,也说明春秋时期
浅谈大同方言的入声
作者:李伟东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同方言  入声  舒化  促变  变调 
描述:入声调作为一种特殊的汉语声调,在普通话里已经基本消失,派入其他四声中了,但在晋语中这一特殊的声调却保留了下来,成为晋语方言的一大特色,本文结合大同方言研究的现状及调查人员的发音情况对大同方言的入声做了一点简单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入声在语流中的变调及入声的舒化和舒声促化等问题.
浅谈陆九渊的心即理
作者:张亭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提出的“心即理”的命题在我国的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心是指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心,即孟子所说的良心、良知;理是指万物存在的秩序。而心即理就是要每个人遵循本心,不违背本心,这样世界万物才能够和谐发展。
浅谈王安石的教育改革思想
作者:刘墨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  崇实  尚变 
描述:本文论述了中国历史上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改革家王安石的教育改革思想“崇实”和“尚变”.新形势下研究和探讨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有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借鉴。
伟人邓小平留在抚州的足迹
作者:蒋建农 刘昌衍 杨忠民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  生平事迹  抚州市  傅烈  革命斗争 
描述:伟人邓小平留在抚州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