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7)
报纸(60)
学位论文(14)
图书(4)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9)
地方风物 (11)
地方文献 (4)
才乡教育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34)
2013(8)
2012(11)
2010(17)
2007(9)
2006(11)
2005(11)
2004(6)
2000(2)
1987(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
史学月刊(2)
中国道教(2)
新闻晨报(2)
吉林畜牧兽医(1)
东方艺术(1)
珠江晚报(1)
西夏研究(1)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常德晚报(1)
《王荆唐百家诗选》版本源流考述
作者:陈斐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荆唐百家诗选  版本源流 
描述:即授门生丘迥"依旧式重梓",是为丘迥残刻本。黄丕烈认为丘迥残刻本之底本即同抚州重刻本。宋荦后又得一全本,命丘迥补刊十二卷,是为康熙甲申丘迥全刻本。何焯云补刊十二卷之底本为"书迹类明初人"的抄本,此抄本应源于倪仲傅刻本。四库本、《昌平丛书》本、清末石印本、商务印书馆仿古活字本以及20世纪的多种标点本皆源于丘迥全刻本。"分类本"乃后人重新改编杨蟠刻本而成,宋以后未有版刻,今仅存南宋初年刻残帙两部:一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存卷一至五、卷十一至十五,凡十卷;一藏国图,存卷九至十六,凡八卷。静嘉堂藏本与国图藏本为同版,皆有修补痕迹,前者印刷时间略早。国图藏宋刻孤本《丽泽集诗》卷十五亦从是选"分人本"选录38家62首。此外,还有南宋时少章评批本和元仇远《批评唐百家诗选》,版刻情况不明。
走出“荆新学”―对王安石学术演变形态的再勾勒
作者:徐规 杨天保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经学  新学  王学  金陵之学 
描述:走出“荆新学”―对王安石学术演变形态的再勾勒
律师应仗人间义:记共和国首例法律援助承办律师董绪
作者:牧马  来源:经营管理者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援助  律师  用工单位  共和国  广告公司  司法部  阳江市  律师事务所  调查取证  劳动合同 
描述:习。因其优异业绩,被司法部、国家国资总局、国家科技部联合授予《从事科技企业产权界定法律业务资格证书》,被司法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授予“有资格代理国家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业务律师”。现为东方大地律师事务所(四川·直属)主任,高级律师。担任过不少大案、要案的刑事辩护和民事代理。实施了共和国第一项国家法律援助和广东阳江“11·9”大案等案件的法律援助。是一位在全国范围内社会各界公认的著名律师。
明快爽切 词锋犀利——读吕南的《勿愿寿》
作者:周溶泉 徐应佩  来源:中学生文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明快爽切 词锋犀利——读吕南的《勿愿寿》
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变 ——读《王荆年谱考略》
作者:罗思鼎  来源:新体育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变 ——读《王荆年谱考略》
政协京昆室举行纪念汤显祖四梦期活动
作者:晓波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北京昆曲  政协礼堂  纪念  海外华人社会  南柯记  牡丹亭  活动  游园 
描述:剧昆曲是我国古老的艺术,在海外华人社会中被认为是
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变——读《王荆年谱考略》
作者:罗思鼎  来源:红旗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变——读《王荆年谱考略》
从《越州赵救灾记》看曾巩散文成就
作者:毕倬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文革新运动  曾巩散文  欧阳修  创作理论  文坛领袖  名篇佳作  杰出人物  北宋时期  越州  文情 
描述:北宋时期,在文坛领袖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中,曾涌现一批支持者和参与者,曾巩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在改革散文形式和体制方面有许多真知灼见,并身体力行,写过不少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以自己的创作理论和实践,对诗文革新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
李裕民、佐竹靖彦合编的《增广司马温全集》最近在日本出版
作者:玉溪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重大发现  增广  合作研究  全集  日本  历史学  出版  重大事件 
描述:大发现,随后香港《大公报》、新加坡《联合晚报》及《光明报》、《报刊文摘》等数十家刊物纷纷摘要转载。许多学者极盼见到此书。
随俗而雅——名巨相晏殊父子的词作
作者:李哲理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描述:雅 ,不是语言文字技巧问题 ,是个境界问题 ,是个文心问题。含蓄深厚。雅 ,即是个境界 ,可浅可深 ,可以深入浅出。晏殊小令《浣溪沙》全词没有香艳之词 ,不见雕琢之迹 ,却自然媚婉 ,笔姿摇曳 ,情韵动人。《清平乐》又是细致的笔触巧妙地表现细腻的感情 ,同时善敷彩色 ,景象明丽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