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1)
会议论文(20)
报纸(14)
学位论文(11)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9)
地方风物 (78)
宗教集要 (8)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
2013(11)
2012(6)
2009(7)
2004(6)
1992(8)
1989(4)
1985(4)
1982(3)
1934(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1)
海洋石油(3)
地质学报(3)
铀矿地质(3)
地质地球化学(2)
石油勘探与开发(2)
江西地质(2)
书法报(1)
安全与健康(1)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1)
张性盆地构造演化计算机模拟系统
作者:雷新华 丘琳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盆地  构造模拟  计算机 
描述:张性盆地构造演化计算机模拟系统
断裂构造地貌地遥感分析:以内蒙大青山山前断裂为例
作者:张永权  来源:遥感信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青山山前断裂  构造地貌  卫星像片  深断裂  力学性质  张性断裂  中朝准地台  古断裂  地球深部  地理研究 
描述:条彩色亮带能说明一些什么呢?
张性盆地中的地震和地质剖面的构造复原
作者:A.G.Nunns 朱起煌  来源:石油物探译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垂线复原剖面及算法  变形模拟  复原与构造平衡  压实作用 
描述:向简单剪切、斜向剪切、刚性旋转)并解释压实作用。具有复杂断层型式的构造很容易复原。墨西哥湾和西非海域的好几个实例均表明,地震剖面的复原有助于:(1)搞清构造和地层史;(2)揭示为大地构造所掩盖的特征
广东凡口铅锌矿矿田构造地质特征及成矿
作者:郭宁宁 黎应书 祝新友 韩英 王艳丽 李顺庭  来源:矿床地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碳酸盐  广东凡口铅锌矿  凡口矿  碎屑岩  上泥盆统  张性断裂  凡口铅锌矿床  断裂构造  华夏地块  矿区 
描述:矿的有利含矿地层组合,绝大部分矿量集中于海进旋回下部的东岗岭组(D2d)、天子岭组(D3t)。碎屑
台南外海无压挤迹象之张性构造及其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Deformation  Front  Tainan  Basin  Seismic  Data 
描述:台南外海无压挤迹象之张性构造及其意义
张性盆地构造演化模拟系统(OSESM)通过部级鉴定
作者:裴大清  来源: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宝珩、赵旭东和杨建序。郝诒纯任评委主任,龚再升、刘光鼎任评委副主任。评委们详细地审查了全套文字报告。赵旭东、杨建序从理论模型、程序结构、基本模块及功能、软、硬环境、输入输出、用户界面、运行速度、可读性和可移植性、二次性开发接口及代码库、操作灵活性、成熟度和商品化程度等方面,对该软件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测试,
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
作者:姚伯初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壳结构  高速地壳层  地壳减薄  张性构造运动  缝合线  南海北部 
描述:运动中,熔融的上地幔基性岩浆侵入到地壳底部,或进入下地壳,冷却后形成高速地壳层。陆缘地壳结构存在横向变化,反映了改造陆缘地壳结构的新生代张性构造运动强度之横向变化。还发现陆缘地壳结构和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壳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反映它们可能是由不同陆块经碰撞、缝合而形成的,所以,香港—南澳断裂是一条古缝合线。
对江西西华山钨矿脉雁行构造成因的初步探讨
作者:何绍勋 奚小双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矿脉  雁行断裂  雁行构造  西华山钨矿  初步探讨  应力方位  江西西华山  构造成因  张性断裂  断裂扩展 
描述:化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构造现象。雁行构造还显示了相邻矿脉在扩展中的变化特征。
新生代黄骅坳陷构造伸展、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
作者:孟庆任 王战 王翔 解建民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盆地  构造沉降  沉积作用  玄武岩  拆离断层 
描述:的形成和演化也与盆地构造发展过程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黄骅坳陷是在下伏岩石圈上部发生简单剪切和下部发生纯剪切的构造伸展过程中形成的。
南冲绳海槽岩石圈构造动力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高金耀 李家彪 林长松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冲绳海槽  张性断陷  岩石圈  软流圈  地幔流 
描述:产生的菲律宾海板块俯冲 ,引起岛弧岩石圈挤压褶皱而向海沟旋张掀斜 ,产生弧后岩石圈的张性构造 ;进一步引起弧后软流圈挤压隆起 ,岩石圈与软流圈耦合作用导致海槽断陷张裂、岩浆活动。冲绳海槽仍是一个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