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2)
报纸(21)
图书(18)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0)
地方文献 (37)
红色文化 (9)
才乡教育 (6)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24)
2011(10)
2009(6)
2006(9)
2005(7)
2003(7)
2000(23)
1997(11)
1991(3)
1957(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
剧影月报(4)
戏剧之家(2)
艺术评论(2)
东海文艺出版社(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中国书店(1)
当代杂志(1)
戏曲研究(1)
社会科学家(1)
陆九渊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作者:王伟丽 刘军花  来源:陕西教育(行政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教育思想  心即理  道德教化  修养理论  道德修养  道德意识  社会伦理道德  践履  当代价值 
描述: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根本。他认为有了此心,就具备了明辨是非,践履道德的能力。陆九渊所指的"理",既指宇宙间的
王安石改革智慧的当代启示
作者:李锡炎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改革智慧的当代启示
意象比较:《冬天的故事》与《牡丹亭》
作者:洪忠煌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牡丹亭  牡丹亭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  比较  比较  中国  中国  英国  英国 
描述:意象比较:《冬天的故事》与《牡丹亭》
陆象山"两书"刍议
作者:曾子鲁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杂文  杂文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中国  中国  与辛幼安书  与辛幼安书  与徐子宜第二书  与徐子宜第二书 
描述:陆象山"两书"刍议
文学审美的情感流程
作者:朱堂锦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体验  文学审美  文学作品  情感形象  情感共鸣  情感流程  思想感情  《牡丹亭》  文学评论  情感态度 
描述:情感体验、情感共鸣、情感品味的历程.
“左骖殪兮右刃伤”一解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郑玄注  期刊  冬官  文章  车前  刀剑  第一  骆马  周礼 
描述:文学评论》今年第一期刊登刘凯鸣的文章,认为《国殇》中的“左骖殪兮右刃伤”,应释为“左骖马死,戎右被刃创”。“刃”,《周札·冬官·车前人》:“桃氏为刃。”郑玄注:“刃,
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艺术——批判孟超同志的昆剧《李慧娘》代跋
作者:卜林扉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尚情  出版社  汤显祖  社会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  思想影响  人性论  昆剧  人性解放  文学评论 
描述:的思想和理论。代跋首先标榜汤显祖的“尚情论”,然后大肆宣传他的所谓“情”,他说明了自己的《李慧娘》“基本上是一抒发感情之戏”,说明了自己写这出戏是接受了汤显祖的思想影响,是从“尚情论”出发的。汤显祖为了憎恶和反对当时的封建道学,为了跟当时牢牢箝制人心的封建道学的“理”相对立,提出了反“理”而尚“情”的主张,实际上是一种掙脫封建束缚、主张人性解放的朦胧的要求。
钱钟书评说宋诗
作者:暂无 来源:知识文库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宋代诗歌  文学评论  艺术风格  苏东坡  晏殊  王安时  秦观 
描述:钱钟书评说宋诗
汉语传统修辞学形态之阐释
作者:杨万寿  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修辞学  郑玄注  《文心雕龙》  文学评论  修辞理论  修辞手法  汉语  修辞研究  《周礼注》  《诗品》 
描述:中国古代的修辞研究与语法等其它领域的研究有一个不同之处,即较为系统的修辞理论,每每以文学评论专著为依托而得以表述。一个时代的文学评论的发展,同时表现为修辞理论的发展。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
内心独白并非虚幻:与黄希云同志商榷
作者:肖明翰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心独白  文学评论  “独白”  虚幻性  小说  叙述者  外国  《喧哗与骚动》  自由直接引语  现代文学 
描述:定和沿用使有关的小说理沦和批评始终迷失在一个貌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