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孟姜女故事原型与广昌戏的封闭性遗存
作者:李雪萍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  广昌  海盐腔  海盐腔  孟姜女故事  孟姜女故事 
描述:本文探讨了孟姜女故事原型及戏的历史源流,以及戏在江西广昌曾、刘两家的封闭性遗存。探讨了广昌戏中的基本声腔为一唱众和,并有"杂白混唱"的高腔,考究了戏在流传至江西过程中汲取了从浙江流传至江西
称舜《娇红记》真情的内涵:与《牡丹亭》之比较
作者:李春艳  来源: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娇红记  晚明  晚明  主情  主情  现实  现实 
描述:称舜是明代剧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其剧作《娇红记》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真情思想,这一真情思想的产生顺应了晚明主情的文学浪潮。与《牡丹亭》相比较,《娇红记》的真情思想既与作家的思想认识有关,又受明末
李泰伯疑公案的客观审视
作者:杨海文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泰伯  《孟子》  王道政治学  义利之辨  原则性  李觏  《四库全书总目》  思想史  王安石  范仲淹 
描述:《内治论》引‘仁政必自经界始’,《明堂制》引‘明堂,王者之堂’,《刑禁论》引‘瞽叟杀人,舜窃负而逃’,《富国策》引‘杨氏为我,墨氏兼爱’,《潜书》引‘万取千焉,千取百焉’,《广潜书》引‘男女居室,人之大伦’,《损欲论》引‘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本仁论》引‘以至仁伐不仁’,《延平集序》以子思、孟轲并称,《送严介序》称‘章子得罪于父,出妻屏子,而孟子礼貌之’,《常语》引孟子‘俭于百里之制’,又详说之。由是言之,泰伯盖深于孟子者也。古诗《示儿》云:‘退当事奇伟,夙驾追雄轲’,则尊之亦至矣。今之浅学,舍经史子集而料小说,以为无根之游谈,故详辩之。”(《丹铅馀录》卷十四)①杨用修这则笔记亦见《升庵经说》。王云五先生主编的《丛书集成初编》曾据清人李调元辑刊的函海本排印此书,卷十四这则笔记段末有一双行小字夹注颇值得注...
古典戏剧美学的新贡献--称舜“当行”论试析
作者:萧作铭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古典戏剧美学  戏剧场面  戏剧家  汤显祖  戏剧创作  戏剧艺术  艺术虚构  戏剧特征  舞台演出 
描述:这种理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古典戏剧美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崭新贡献。
上海大剧院推出“昆群英会” 迎世博 展中华风采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大剧院  群英会  上海昆剧团  风采  中华  传统特色  上海京剧院  《牡丹亭》 
描述:一向以演出交响乐、芭蕾为主的上海大剧院,在世博年刮起一阵中国风。从2月20日开始到3月7日,上海大剧院陆续推出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昆群英会系列演出,共计11台节目17场、昆剧在此上演。这次
“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咸宁历史名人冯其人其事
作者:佘斯勇  来源:咸宁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名人  《全宋文》  王安石变法  《宋诗纪事》  《宋史》  《永乐大典》  鹤林玉露  枢密院  宋仁宗  《续资治通鉴长编》 
描述:“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咸宁历史名人冯其人其事佘斯勇在中国历史上,自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废九品中正制,以德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举人,炀帝杨广又置进士科,始开科举
也说“萧飒暮蝉”兼为翁宏《春残》鸣不平
作者:陈冲敏 施向东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唐诗》编者  《宫词》  《辞源》  通假字  唐宋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古音  象声词  点校本  晏几道 
描述:也说“萧飒暮蝉”兼为翁宏《春残》鸣不平
奉省政府发交杭市政府镇海县政府呈送潜逃警长周正刘绍岳等年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省政府公报 年份:194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奉省政府发交杭市政府镇海县政府呈送潜逃警长周正刘绍岳等年
政协昆室举行纪念汤显祖四梦公期活动
作者:晓波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北京昆曲  政协礼堂  纪念  海外华人社会  南柯记  牡丹亭  活动  游园 
描述:剧昆曲是我国古老的艺术,在海外华人社会中被认为是
一位活跃在民柬抗越前线的战地摄影记者--吴森
作者:蔡锡梅  来源:大众摄影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位活跃在民柬抗越前线的战地摄影记者--吴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