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70)
报纸
(54)
学位论文
(10)
会议论文
(3)
图书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2)
地方文献
(16)
宗教集要
(9)
才乡教育
(8)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3
(19)
2011
(29)
2009
(17)
2007
(12)
2006
(8)
2005
(4)
2000
(7)
1999
(6)
1998
(6)
1996
(2)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3)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1)
学术交流
(1)
中学文科
(1)
阅读与写作
(1)
鹅湖学志
(1)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1)
北方文学(下旬)
(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陆九渊
人心
宇宙
太极
秀才
声誉大振
道统
真理性理观念
《周易》
不立门户
吕祖谦
大人
孙武
唤起人
如来藏
镇江市
铁凝
禅师
女主角
大鼻子
唱声
主观唯心主义
同学
哲学心理学
失落
《醒心亭记》文学常识
《心的第三道门》
万言书尴尬流产
赤子之心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妄心】搜索到相关结果
170
条
《旅日高僧东皋
心
越诗文集》出版
作者:
周用宜
来源:
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皋
心
越
诗文集
朱舜水
曹洞宗
旅日
日本
高僧
长崎
温泉疗养
高罗佩
描述:
《旅日高僧东皋
心
越诗文集》出版(日)杉村英治
心
越禅师(1639—1695年)从中国来到日本长崎是在德川第四代将军家纲执政时的延宝五年(1677年)正月十三日,当时他39岁。
心
越6岁时明朝皇帝毅宗自杀
东渡传艺话禅师——独立、
心
越二三事
作者:
凌士欣
来源:
佛教文化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曹洞宗
篆刻艺术
《东皋琴谱》
天台宗
木鱼声
僧人
技艺传授
书法篆刻
历史博物馆
汉印
描述:
渡传授篆刻艺术的中国僧人。
“新”课与“
心
”课:从《闺塾》反思现代中学爱情教育
作者:
张曲
来源:
湖南教育(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教育
《闺塾》
“
心
”
“新”
中学
《关雎》
陈最良
牡丹亭
描述:
《牡丹亭·闺塾》中陈最良先生讲解《关雎》,逐字注解之外,只拿圣人之“无邪”来训诫。面对春香质疑,又拿“多嘴”来斥责。对于爱情,老先生谈虎色变。“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痛苦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幸福,惟恐避之而不及。《关雎》给了杜丽娘爱的精神觉醒,
惊破红楼梦里
心
:红学小札七记
作者:
吴新雷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楝亭书目》
红学
大观园
大学图书馆
四大家族
曹寅
《尔雅》
《牡丹亭》
描述:
惊破红楼梦里
心
——红学小札七记吴新雷1993年应台湾中央大学之邀,我曾参加“癸酉金秋两岸红学交流会”。今值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乙亥年海峡两岸红学研讨会”,我有幸又得躬逢其盛。为了以文会友,现将平时
梦若情
心
为越魂——廖琪瑛的越剧情怀
作者:
车禾子
来源:
戏文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越剧团
情怀
《孔雀东南飞》
《牡丹亭》
文化厅
艺术水平
描述:
梦若情
心
为越魂——廖琪瑛的越剧情怀
伤感与虚幻——小山词词
心
发微
作者:
曹章庆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感
虚幻
《小山词》
晏几道
描述:
小山词中主要存在着伤感与虚幻两种情感心态。这两种情态,在内涵方面表现为怀才不遇、蹉跎沦落或苦恋离情、风流云散的伤感;以及“欲而不得”或“得而复失”的虚幻。而这种虚幻,主要是通过“梦幻”、“醉酒”两种方式和“空”等字面加以表达,跟佛禅在精神体验方面又有某种相通之处。
温公朔学之治
心
说略考
作者:
郝明工
来源:
新东方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宋元学案》
王安石
四库全书总目
古文经学
圣人之道
治
心
孔子
文集
司马克
描述:
温公朔学之治
心
说略考
飘流的
心
旅——评陈道斌的乡情歌词
作者:
刘庆华
来源:
词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作品
故乡
成都
竹笛
词作家
心灵感受
江南
感情色彩
渔舟唱晚
朋友
描述:
飘流的
心
旅——评陈道斌的乡情歌词
从《沉香亭》《舞霓裳》到《长生殿》--论《长生殿》创作的
心
作者:
孙京荣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舞霓裳》
《沉香亭》
洪异
艺术技巧
开元天宝
李白形象
汤显祖
李泌
情爱心理
描述:
从《沉香亭》《舞霓裳》到《长生殿》─—论《长生殿》创作的心理历程孙京荣学术界对清代著名传奇《长生殿》研究中的许多问题至今仍争论不休,悬而未决。本文试图以洪的创作历程作为视角,以剖析他各个生活阶段的心态为支点,通过对从创作《沉香亭》《舞霓裳》到《长生殿...
论
心
学家包恢《蔽帚稿略》的文学思想
作者:
陈忻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恢
《蔽帚稿略》
文学思想
描述:
梳理了南宋心学学派重要人物包恢的文学思想 ,从“诗文皆由志出 ,作者以修身为要”、“天机自动 ,天籁自鸣乃诗之至”、“提倡真情实感 ,以自然感发为上”、“寻常容易须从奇崛艰辛而入”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