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词选批评的角度看杨希闵《词轨》
作者:赵晓辉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轨》  《词轨》  杨希闵  杨希闵  词选批评  词选批评 
描述:词重自然浑成,有性情境界者颇得重视。
从叙事角度看《牡丹亭》的后半部:兼论全剧之总体思想内涵
作者:王靖宇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汤显祖  汤显祖  叙事角度  叙事角度  情与理  情与理  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  柳梦梅  柳梦梅  女主角  女主角  徐朔方  徐朔方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
从时代角度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多层原因
作者:甘霖  来源:新一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富国强兵  失败原因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变革,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探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多层原因,对于当今政府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时代角度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多层原因
作者:甘霖  来源:科园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富国强兵  失败原因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变革,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探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多层原因,对于当今政府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西厢记》和《牡丹亭》看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曾效葵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崔莺莺  崔莺莺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 
描述:《西厢记》中崔莺莺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形象中一个勇于反叛、敢于向封建势力宣战的经典形象,她代表着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最初觉醒。《牡丹亭》中杜丽娘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求,认为女人天生
解读《牡丹亭》中女性主体的觉醒意识
作者:胡广  来源:长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觉醒意识  女主人公  爱情  女性形象  梦境  大家闺秀  性格  人性解放 
描述:价。《牡丹亭》虽然以文词典丽著称,但是文中杜丽娘
从《牡丹亭》看明清女性私塾教育
作者:刘瑾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私塾教育《牡丹亭》明清  女性私塾教育《牡丹亭》明清 
描述:育内容多是《四书》《五经》,其中以《诗经》为首选。
《牡丹亭》对明清女性心理影响初探
作者:彭敏哲  来源: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明清女性  明清女性  心理  心理  影响  影响 
描述:《牡丹亭》的阅读给女性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和深度的阅读思考,也造成了她们心理、情感以及思想上的多重影响。本文拟从女性感伤心理、情爱心理、自我意识和自然人性四个方面初步探究《牡丹亭》对明清女性心理
《牡丹亭》“至情”思想对明清女性创作的影响
作者:王英达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至情”说  《牡丹亭》“至情”说  女性创作  女性创作 
描述:明末清初,女性作家开始活跃于文坛,汤显祖《牡丹亭》的"至情"思想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女性的创作。柳如是诞生在明清之交,其出身于娼寮这一特殊的身份使她对《牡丹亭》有独特的了解与喜爱,其诗学思想受《牡丹亭
明清女性接受视野中的《牡丹亭》
作者:李伟  来源:商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女性  明清女性  接受视野  接受视野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在明清文坛引起极大轰动,并广为传阅。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形成了闺阁女性阅读的高潮的《牡丹亭》。在封建礼教高压和个性解放思潮涌动的变奏下,《牡丹亭》成为当时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