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1997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
作者:王蓉貴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哲社版  社科版  宋代  李清照  王安石  北宋  朱熹  文物  唐宋 
描述:1997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
货币主权与国家之命运
作者:韩毓海  来源:绿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货币主权  国家能力  朝贡体系  国家货币  货币经济  王安石  白银  唐宋  刘姥姥  重要内容 
描述:唐宋之变,中国率先进入现代社会——国家货币的支配与以周礼逻辑为核心的朝贡体系开始带动亚洲和世界向现代转变。但货币杠杆终未能撬动国富民强之前途,其根源在于国家能力——基层组织动员制度的缺乏以及货币主权
博观约取与宋诗之学唐变唐:梅迪奇效应与宋刊唐诗选集
作者:張高評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雕版印刷  本文化  宋代  唐人  王安石  宋人  文化研究  宋诗  唐宋  流通 
描述:上北宋右文
曾巩《归老桥记》中“青陵”及其相关问题辨正
作者:梁颂成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续文献通考》  辨正  白马湖  武陵  刘禹锡  唐宋  苏辙 
描述:擢第,时号武陵五柳。”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的曾巩为柳拱辰写了《归老桥记》,苏辙为柳平写了《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凭借文豪的诗文,白马湖和“武陵五柳”名扬天下。这里,主要讨论一下曾巩《归老桥记》中提到
《红楼梦》中“新编怀古诗”意义何在?
作者:刘操南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林黛玉  怀古诗  梅花  西厢记  牡丹亭  录鬼簿  绝句  新编  赤壁怀古 
描述:《蒲东寺怀古》是骰子(周春);有的猜测《梅花观怀古》是纨扇(王希廉).有的说:“十首绝句,其实就是《红楼梦》的‘录鬼簿’,是已死和将死的大观园女儿的哀歌.——这就是真
杨万里七绝的师承渊源和表现手法初探
作者:龙震球  来源:零陵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万里  表现手法  李商隐  王安石诗  绝句  七绝  晚唐诗  渊源  “活法”  诚斋诗话 
描述: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
红树鲈鱼(外五章)
作者:姜米粒  来源:新青年(朋友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士祯  绝句  唐诗宋词  周邦彦  王维  王安石  通流  鲈鱼  少年  红树 
描述: 真州绝句清·王士祯其四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独创与继承——读诗札记
作者:庄苇  来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札记  因袭模仿  绝句  鸟鸣  意境  王安石  月黄昏  李笠翁  斜水  梅花 
描述: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绝句三百首》中选了这首诗,选注者在诗后的说明中说:“诗的最后一句,套用一句前人诗句,只略加改动,却把诗意推进一层…….
王安石《泊船瓜洲》考辨二则
作者:朱明伦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江宁  熙宁  翰林学士  写作时间  泊船  宋神宗  意见  时间问题  绝句 
描述:③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我们只要将三种具体说法略加辨析,此诗写作时间问题就可解决了。第二种意见明显有误。首先辨明其误有三。一是季节错误:诗写的是春天,而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是熙宁七年四月的事,返回江宁是六月十五(见《谢上表》);二是方向不对:以常理揆之,离开江宁问何目还是自然的,正返回江宁途中泊船瓜洲而问何日返江宁是反常的,因为瓜洲仅距江宁八十余公里,说还即还,无须发问;三是心情不对:持这种意见的人中有看出第二点矛盾的,于是解释“还”字,不是还江宁而
春歌异曲
作者:田德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早春  韩愈  爆竹  绝句  窗纱  北斗  古木  小雨  风送 
描述:早春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夜月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北斜。今夜偏知春色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绝句僧志安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