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16)
报纸(215)
学位论文(47)
图书(21)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10)
地方文献 (43)
红色文化 (30)
宗教集要 (14)
才乡教育 (8)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3)
按年份分组
2014(152)
2013(70)
2009(71)
2008(76)
2007(64)
2006(72)
2003(59)
2000(29)
1990(19)
1957(2)
按来源分组
文学遗产(11)
诗歌月刊(11)
诗刊(6)
诗林·双月号(3)
中国民族报(2)
星星(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株洲日报(1)
书目季刊(1)
读写算(小学中高年级版)(1)
:王韶生、王立三、王定松、阮君慈、冷隽、陈梦、沈厚韶、
作者:暂无 来源:广东文献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韶生、王立三、王定松、阮君慈、冷隽、陈梦、沈厚韶、
作者:张公者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湖秋月  荷花  西湖  陆象山  风雨  梅花  兰亭  清溪  洛阳  山乡 
描述:
曾巩、韩愈“不平之”比较
作者:朱尚贤  来源: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韩愈  颜真卿  欧阳修  张巡  泰山  祖父  东野  胆力  二书》 
描述:其针对现实的不平之,在深度和力度上要超过韩愈。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曾巩“很少有韩愈那种针对现实其不平的精神”、“缺乏现实内容”、“缺乏新鲜感或现实感”,这不免离开了曾巩作品的实际。
曹丕《黎阳作》三首写作时间考辨
作者:熊清元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时间  曹操  建安  曹丕  邺城  典故  胡应麟  谭元春  南征  黄节 
描述:曹丕《黎阳作》三首“句格纵横,节奏缜密,殊有人气象”(明·胡应麟《薮》外编卷一),与他清丽哀婉“有公子气,有文士气”(明·钟惺、谭元春《古诗归》卷七)的多数诗篇相比,别具一格。弄清楚这三首的写作
咏史题同 立意各异——三首同题咏史诗之比较
作者:傅望华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立意  乌江  项羽  议论抒情  江东  李清照  王安石  杜牧  写作 
描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的,同一事件、同一现象,作者所选取的角度不一样,所处的时代与处境不同,写作目的不同,写出来的作品立意也就迥然不同。西楚霸王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剧给人们的教育和启示是多方面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感慨万端,议论抒情,借以抒发心中的块
何中顺三首 于万东一首 汤军一首
作者:暂无 来源:诗神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何中顺三首 于万东一首 汤军一首
三首同题诗 高下自分明——王建、刘禹锡与王安石的《望夫石
作者:王美春  来源:三角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望夫石  刘禹锡  王安石  王建  九疑山  宋代诗人  唐代诗人  相思  比较谈  传说 
描述:上有望夫石,其形状像人立。相传过去有个贞妇,其丈夫远去从军,她携弱子饯行于武昌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望夫石因此而得名。《幽明录》记
三首同题诗 高下自分明:王建、刘禹锡与王安石《望夫石》比
作者:王美春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望夫石  刘禹锡  王安石  王建  九疑山  阳新县  相思  唐代诗人  孤石  刘义庆 
描述:北山上有望夫石,其形状像人
与成
作者:吴申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国维  穆天子  西征    洛阳  穆王  历史地理  郭璞  胡应麟  人物故事 
描述:理之重要文献。《穆天子传》曰:西征“自宗瀍水以西”,郭璞注:“瀍水,今在洛阳;洛,即宗也。”古史
苏东坡的尴尬
作者:梅玉荣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尴尬  禅师  金山寺  佛印   
描述: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