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 干古第一相
-
作者:西江月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毛泽东 正常化 日本 精神
-
描述:而田中竟能不予理睬,毅然来访,此又颇似王荆公“流俗之言不足恤”的精神。 看得出,这时的毛泽东主席很看重改革家王安石。 二十世纪后期的历史证明了这位颇似王安石的日相,的确是日本近代以来最卓越的日本首相。 宋相王安石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地位呢,他对身后千年的历史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在王安石身上会集中着那么多相互矛盾的看法?他称得上是千古第一相吗?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卒后追谥文公。王安石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他还是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庆历二年(1042年),二十一岁的王安石从江宁府去汴京参加进士考试。一举得中,从此王安石步入仕途,开始了他经世致用的一生。 嘉佑二年(1057)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
-
古铜镜 苏轼与“政敌”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古铜镜 苏轼与“政敌”王安石
-
胡锦芳-牡丹亭走进概念剧的舞台
-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品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胡锦芳-牡丹亭走进概念剧的舞台
-
谈赣剧——在上海剧协和作协座談会上的发言
-
作者:赵景深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青阳腔 老夫人 班超 张生 西域 演出 牡丹亭 山西 戏剧学
-
描述:戏剧学院报告《怎样改編<牡丹亭>》也曾談起过。我发见山西青阳腔是在1956年;该院看见了我关于此事的报告以后,引起了注意,便大量地挖掘江西省都昌、湖口的青阳腔,这是我非常高兴的。赣剧过去曾经来沪过两次。記得有一次演《借
-
初次拼接的华人戏剧风景:’96京华品剧录
-
作者:吴戈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表演 学术研讨会 中国大陆 《牡丹亭》 华人 观众 艺术家 中华文化 女兵 承传与发展
-
描述:,可调迅速而广泛.但戏剧文化,尤其是话剧文化的交流,却十分缓慢而有限.一些有识之士对这种情形的焦灼,便化作了一种奔走呼号与切实努力,更催生了“’96中国戏剧交流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的扉页上开宗明义地写过:“近十年
-
发乎情,止乎礼义——苏州派爱情剧略论
-
作者:康保成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州派 明末清初 爱情 地方色彩 交流经验 剧作家 戏曲作品 《牡丹亭》 《西厢记》 剧坛
-
描述:明末清初,在苏州地区,一下子涌现出李玉、朱素臣、朱佐朝等十多个专业剧作家。他们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创作出一大批风格相近的戏曲作品,雄踞于当时的剧坛。人们习惯于称他们为“苏州派”。 以浓郁的苏州地方色彩为重要标志的苏州派,成功地以“临川之笔协吴江之律”。
-
记《牡丹亭》里的花神(剧考零札之六)
-
作者:吴晓铃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记《牡丹亭》里的花神(剧考零札之六)
-
校园成双热门剧:《牡丹亭》PK《暗恋桃花源》
-
作者:朝园 半夏 王炎 来源:东西南北(大学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桃花源 昆曲艺术 在校大学生 白先勇 话剧 杜丽娘 大学校园 观众 文化快餐
-
描述:《牡丹亭》与《暗恋桃花源》,一部是眼下大学校园里最火的昆曲,一部是最火的话剧。按理说昆曲和话剧,都非文化快餐消费时代的热门,而这两部大戏牵动大学生们的玄机究竟何在呢?
-
欲望的舒缓 人性的张扬:《牡丹亭》和《麦克白》两剧主题比
-
作者:刘钱凤 张智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麦克白》 《麦克白》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欲望 欲望 张扬 张扬 人性 人性 80年代 80年代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剧目,至今仍是我国戏曲院团的保留剧目。国内的比较文学学者一般都倾向将其同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研究,譬如陈瘦竹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对此就已展
-
李开先及其同仁的戏剧理论——嘉靖隆庆五十年的剧论走向
-
作者:谢柏良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理论 五十年 潘之恒 王骥德 南戏研究 表演理论 汤显祖 中国戏剧 戏剧语言 黄金时代
-
描述:成为一个体系,尽管这个体系带有浓厚的实用化和经验性的趋向。那么晚明清初,作为戏剧理论的黄金时代,其鸣响的先声何在,矗立的基础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