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9)
报纸(82)
学位论文(10)
会议论文(5)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5)
地方文献 (39)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45)
2012(25)
2011(30)
2010(18)
2009(11)
2008(14)
2006(4)
1999(3)
1998(5)
1995(3)
按来源分组
咬文嚼字(6)
华西都市报(1)
象棋研究(1)
香港大公网(1)
东南商报(1)
文史春秋(1)
棋艺(象棋版)(1)
中国石化报(1)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1)
东坡赤壁诗词(1)
从国家考试的立场看八股文:论艾英对八股文的建设性批评
作者:陈文新 王炜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  晚明  八股文  八股文  国家考试  国家考试  建设性批评  建设性批评 
描述:英将八股文提升到载道的高度,倡扬八股文稳实周密、醇正典雅的审美风貌。艾英对一部分八股文的批评,所体现的乃是建设性的品格。
上戏上昆联手打造《柯记》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柯记》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昆剧团  专业本科  戏曲导演  汤显祖  剧作家  昆曲 
描述:明代伟大剧作家汤显祖的传世名作《柯记》首次完整地上演于昆曲舞台。3月27日、28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昆剧团联手打造的新编昆曲《柯记》作为2010届戏曲导演专业本科毕业剧目在上戏剧院上演,该剧
轩记》非苏辙所作考辨
作者:蒋宗许 胡俊俊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轩记  曾巩  苏辙 
描述:宋有《轩记》一文,历来多属之曾巩,宋真德秀《续文章正宗》则归为苏辙著,近年孔凡礼《三苏年谱》,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亦从真德秀说。我们考察历代归属,并从文章风格语言及所涉内容辨析,可以确定《
陕州专区代表刘绍发言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份:195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南  人民代表会议  代表团  工作任务  报告  中共  施政  革命  一致  人民民主专政 
描述:。我们一致希望把议书作为一九元○年河南工作任务的大会决议,我们完全拥护中央人民政府统一财经的决定,拥护牛副主席的财经报告,我们有信
清新 简约 悠远:品杨炳书法艺术
作者:张来成  来源:数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  杨炳  杨炳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  北京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  简约  简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湖南省  湖南省  代表作  代表作  新出版  新出版  兰亭序  兰亭序 
描述:那是2008年的夏季,就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笔者参加了在清华大学工美海鸿轩书画院举行的书法名家杨炳书法展开展仪式。杨炳各种法体代表作近百幅,连同新出版的线装本杨炳书法精品选一同展出,给京城
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以汤显祖《柯记》与佛教文化为例
作者:庞钦月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柯记  柯记  佛教  佛教  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描述:佛教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很深的联系,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渗透出佛教文化的印记。汤显祖的《柯记》就是其中之一,《柯记》中不仅渗透着许多佛教思想,而且其中也引用了一些佛教故事。作品中通过对佛教文化
怎一个“和”字了得 “昆曲清唱剧”印象版《柯记》观感
作者:武文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柯记》  清唱剧  昆曲  印象  多媒体画面  舞台灯光  观感  上海音乐学院 
描述:2008年12月23日晚,昆曲清唱剧印象版《柯记》上演于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两面垂落的纱幕将西洋乐队和昆剧乐队这两个伴奏意象,以及所有舞台的装置、背景上的多媒体屏幕等绰绰约约地展现
上戏上昆青年联手打造新编昆曲《柯记》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上戏上昆青年联手打造新编昆曲《柯记》
浅析佛教传播及其对中韩写梦小说的影响:以《柯记》和《调信
作者:徐筱婷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梦小说  佛教  柯记》  《调信传》 
描述:,以及佛教在中国、韩国的传播及其对写梦小说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来论述,以发现在唐与统一新罗时期,佛教的传播对写梦小说有着怎样的影响。
宋杂剧、杂扮与戏、北杂剧的行当体制:兼考酸孤旦
作者:苏子裕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杂剧  北杂剧    宋金杂剧  元杂剧  行当  正杂剧  汤显祖  院本  剧目 
描述:宋杂剧、杂扮与戏、北杂剧的行当体制———兼考酸孤旦苏子裕演出角色按行当分派,这是戏曲艺术的一个特色。编撰剧本、导演构思、编腔配曲、演员分工、人物造型都必须考虑行当。每个剧种都有相应的行当体制。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