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老同志畅谈《历史瞬间》──李纪周、祝春林代表部党委向老同志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公安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同志  人民公安  座谈会  “枫桥经验”  公安保卫工作  历史教育  社会主义  公安工作  老干部工作  公安民警 
描述:老同志畅谈《历史瞬间》──李纪周、祝春林代表部党委向老同志拜年1月22日上午,公安部部分老领导、老同志应邀参加了由《人民公安》编辑部和办公厅秘书二处联合召开的迎新春座谈会,就《人民公安》开辟
千里取真经 立志展宏图——抚州师专学报编辑部在上海师大召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师专  学报编辑部  座谈会  文摘  王安石  办好学报  学报质量  高校文科学报  抚河  上海师范大学 
描述:为了改革、搞活,提高学报质量,五月九日上午,抚州师专学报编辑部两同志,从抚河之滨,千里迢迢,专程到上海师范大学,邀请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编辑部姜方昆主任、三位编辑、及其他有关同志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关于办好学报的意见和建议。
难忘的谈话(怀念耀邦同志)
作者:刘绍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文艺界  胡耀邦  中国作家  团中央  轻骑队  散文随笔集  座谈会  中风偏瘫  领导同志 
描述:难忘的谈话(怀念耀邦同志)
《中国梦》——导演的话
作者:黄佐临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座谈会  祖国  说明书  导演构思  汤显祖  经济独立  美国青年  惨淡经营  演出 
描述:娘明明,原是酷爱芭蕾的,后又被“光荣地选拔”去学戏曲。中美复交后侨居美国几十年的外公接她去深造,但到了“天堂”一切都不是象传说的那么如意,书不想读了,要求经济独立。外公给她买下一个餐馆、自己惨淡经营。周围不少人追求她,其中有个比较谈得来的美国青年
在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座谈会上的致词
作者:张海鹏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中国近代史  中国科学院  国际讨论会  座谈会  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  近代史研究  历史学理论  《美国侵华史》 
描述:在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座谈会上的致词张海鹏同志们:今年8月1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刘大年同志诞生80周年的日子。中国史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联合举办座谈会,祝贺大年同志
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
作者:汝信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史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座谈会  近代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  新中国史学  第一代领导人  历史学科 
描述: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汝信刘大年同志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贡献。第一,他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这种贡献不限于史学的领域,可以说凡是研究社会科学的人都受到非常深的影响。我自己虽不是研究史学的,可是从50年代以来就...
每一个教育人首先都应是一个读书人
作者:彭智勇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领导干部  人文精神缺失  钢筋水泥  教育工作  教育系统  创造力  学习  城市  座谈会 
描述:“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创造力贫乏的城市,只能是没有生命力的‘钢筋水泥’森林。”
关注执行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全国高级法院执行局(庭
作者:任鸣  来源:法律适用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执行改革  执行理论  高级法院  执行局  实践探索  座谈会  理论研究  执行实践  执行工作  黄松 
描述:长黄松有出席了座谈会
云南省青年纪念“五四”运动89周年座谈会在昆举行 李纪恒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国热情  青年学生  云南省  当代大学生  座谈会  云南民族大学  继续学习  事业  青年人  五四 
描述:本刊讯(记者王世赋)5月4日上午,云南省青年纪念五四运动89周年座谈会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座谈会与云南大学等10所在昆高校的学生代表亲切交流,号召
刘绍棠与《北京文学》
作者:王培洁  来源: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中国  北京文学  刘绍棠  半个世纪  通县  座谈会  右派  乡土文学  形成  地方特色 
描述:移。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这是刘绍棠一生倡导与实践的文学主张。这一主张于1981年1月通过《北京文学》在《建立北京的乡土文学》一文中形成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