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8)
报纸(73)
图书(16)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3)
地方文献 (26)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5)
非遗保护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9)
2013(12)
2011(15)
2010(22)
2009(26)
2002(4)
1999(3)
1998(7)
1986(1)
1974(2)
按来源分组
其它(9)
戏友(1)
浙江社会科学(1)
佛教文化(1)
学习与批判(1)
健康必读(1)
中山日报(1)
东方出版社(1)
中国戏剧出版社(1)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浅析《霍小玉》与《紫钗记》的不同:以叙事结构为主
作者:詹进涛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设置  人物设置  情节设置  情节设置  脚色制  脚色制 
描述:钗记》与传奇小说《霍小玉》的不同.
探究《紫钗记》与《霍小玉》的文本差异
作者:潘多  来源:卷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  《紫钗记》  文本差异 
描述:《霍小玉》和《紫钗记》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两者取材于同一个故事,但是呈现出来的文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主要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结局的设置,分析两个文本间的差异,并简单探究差异出现的原因
谈《紫钗记》对《霍小玉》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李永泉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紫钗记  霍小玉  霍小玉  主题转变  主题转变  尊情  尊情  义侠  义侠 
描述:》中李益的性格主要是先软弱后薄情,而《紫钗记》中的李益性格主要是忠贞,但还带有三分软弱。黄衫客是汤显祖期盼中的“社会的良知”,但这种期盼是不可能实现的。
藏《永乐大典》本《南台备要》后
作者:陈垣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永乐大典》    御史  艺文志  至正集  虞集  元史  残本  本式  道行 
描述:《永乐大典》本《南台备要》,原为傅沅叔先生增湘所藏,一九二七年曾照《永乐大典》原本式样影印行世,一九六○年中华书局汇印《永乐大典》,已将傅印本收入第四函“台”字韵中。
何劭《王弼》“病老庄”“所悟者多”辨正
作者:杨鉴生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弼  老庄  辨正  三国志  王应麟  “悟”  汤用彤 
描述:‘误’之讹。”
《醒世姻缘》黄注辨疑 --与黄肃秋先生商榷
作者:宋立堂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黄肃秋先生校注的<醒世姻缘>是个较好的本子,但其中亦有不足之处,有些条目注释有误或不够确切,有些地方词语本应作注而未加注释.因此,有必要对黄先生所作注释中的一些错误或不够确切之处
理论与实际背离的杰作——析王安石《读孟尝君
作者:郭象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尝君  理论与实际  “士”  司马光  《史记》  《天下才子必读书》  《资治通鉴》  《念奴娇·赤壁怀古》  右文说 
描述:理论与实际背离的杰作——析王安石《读孟尝君》□郭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南面而制秦,尚
“千秋绝调”?诡辩之辞?——评王安石《读孟尝君
作者:张学彬  来源:写作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千秋绝调”?诡辩之辞?——评王安石《读孟尝君
多姿多彩的长篇传记文学——评《刘绍棠
作者:吴崇信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7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传记文学  乡土文学  章回小说  长篇小说  主人公  散文家  细节描写  《文心雕龙》  肖洛霍夫 
描述:多姿多彩的长篇传记文学———评《刘绍棠》吴崇信拜读完郑恩波先生48万余言的《刘绍棠》之后,心潮难平……我以为,该书是为大作家刘绍棠立传的一本佳著,是一部优秀的长篇传记文学。一真实,是传记文学
略论王安石《洪范》及其熙宁“新学”的历史地位
作者:白敦仁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洪范》  熙宁    历史地位  “五行”  经学  性命之理  灾异  经义 
描述:安石学,事在英宗治平三年,③则《洪范》在此之前当已传播淮南,并引起强烈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