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8)
报纸(28)
学位论文(5)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9)
地方文献 (12)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25)
2013(5)
2011(13)
2010(6)
2008(10)
2007(11)
2004(4)
2003(6)
2001(7)
1996(5)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3)
检察风云(3)
人民文学出版社(2)
人民音乐(1)
优品(1)
美术研究(1)
中国人才(1)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1)
文化艺术研究(1)
抚州师专学报(1)
人类苦恼和情感的流露与表现——论晏殊的词
作者:彭宇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情感体验  社会人生  宴舞  心境  笙歌  庭院  词学研究  景象  矛盾冲突 
描述:呈现出一种季春景象般的残破和冷清,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个人生活感触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体验。晏殊的大部分词,总是隐含着一种幽深的苦恼,一丝不易觉察的感伤,一息对社会人生的喟叹。即使是在笙歌宴舞的大地欢乐场中,他也没有真正痛快过、酣醉过:“宝筝调,罗袖
早期儒家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哲学的对话
作者:庄庆信  来源:哲学与文化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哲学  早期儒家  环境伦理  伦理原则    天人合德  价值陶成 
描述:人类中心主义(如,价值陶成等) ,甚至仍须融合西方 的生命中心及整体主义,以及道家、佛教、宋明新儒家的环境思想精华而成为一新而 平衡的环境哲学。若然,早期儒家环境哲学未来的现代化就不再只是梦想。
药物反应是儿童的无声杀手
作者:邵立华  来源:健康人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药物反应  儿童  生物制剂  合成药物  药物发展  致死原因  人均寿命  人类  针对性  传染病  疾病 
描述:药物是人类向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人类从单纯依靠天然药物发展到人工合成药物和制造生物制剂。可供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越来越多,针对性越来越强,疗效也在逐步提高。人类已从传染病是主要致死原因的困境中解脱
自然的礼赞 生命的颂歌——《牡丹亭》中“人欲”与“天理”
作者:徐明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人欲  人欲  至情  至情  天理  天理 
描述:灭的价值,热情地歌颂了人对于性爱情爱即"至情"的永恒追求。
蒲松龄的人性观:在会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
作者:周秋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伦理  自然人性  蒲松龄  人性观  《聊斋》  人性假设  《牡丹亭》  《西厢记》  《红楼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描述:在《聊斋》中,蒲氏是徘徊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他既赞美纯污的自然人性,但又以为人性有恶,好用儒家伦理对人性进行规约和框定。他觉得,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间走中庸之道,呆能是人性美的一种最高境界。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资溪马头山等5个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政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管理  马头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江西省  人民政府  改善生态环境  湿地资源  省级  野生动植物保护  资溪 
描述:三十把及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晋升后的名称及规模(一)江西马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
论汤显祖《紫?记》和《南柯记》的思想性——从歌颂自然情景的
作者:侯外庐  来源:新建设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汤显祖《紫?记》和《南柯记》的思想性——从歌颂自然情景的
雕镂至极 渐近自然——《牡丹亭》戏曲语言“雕琢”论
作者:李晓刚  来源:陕西教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语言  杜丽娘  女主人公  思想感情  《西厢记》  汤显祖  蜘蛛丝  《文心雕龙》  雕镂 
描述:传统观点认为《牡丹亭》戏曲语言“雕琢”,不如《西厢记》语言自然、爽朗,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我个人认为,语言的“雕琢”,正是《牡丹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首先,语言的“雕琢”,体现了作者对作品
纯真 自然 正气——对晚明美学思潮的反思
作者:潘运告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思潮  历史时期  美学思想  汤显祖  黄宗羲  金圣叹  中世纪  公安三袁  王思任  冯梦龙 
描述:,到明清之际的张岱、黄宗羲、傅山、金圣叹等思想家和文学家,遂掀起了一股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美学思潮.因此,本文认为,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美学思想进行反思,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艺术如何求变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委婉曲折 自然流畅——苏轼《前赤壁赋》浅析
作者:吴戈  来源: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前赤壁赋》  王安石  政治生涯  宋神宗  御史台  中进士  四川  谏官  作品 
描述:构陷罗织,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御史台)诗案”。几经磨难,苏轼幸免于死,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