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丽娘、柳梦梅与林黛玉、贾宝玉爱情理想之比较
-
作者:陈彩华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红楼梦 爱情理想
-
描述: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分别塑造了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两对爱情叛逆者的形象。本文主要针他们的爱情理想略作比较分析。
-
杜丽娘青春的觉醒:赏析《牡丹亭》的《惊梦》
-
作者:郑晓云 金闻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游园 惊梦 惊梦 伤春 伤春 哀怨 哀怨 觉醒 觉醒
-
描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是封建时代的青年叛逆者,她大胆地追求爱情,追求个性解放,并与封建礼教作了殊死决斗,她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其中《惊梦》这出戏表现了杜丽娘青春的觉醒,这是她走上叛逆道路的关键。
-
杜丽娘的潜意识——与祝教授谈《牡丹亭》
-
作者:于乐庆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潜意识 牡丹亭 汤显祖 情感意识 封建礼教 离魂 隐意识 理性 曲词
-
描述:,咱们今天主要谈谈杜丽娘的潜意识,好吗?”我点点头。祝:汤显祖在《标目》里说:“世间只有情难诉。”难述之情,不是浮情,而是深层潜藏的情感意识。这是全剧的眼目。于:作者在《题词》里说:“丽娘梦其人即病”,“而后
-
两种不同形式的复活——杜丽娘、玛丝洛娃比较论
-
作者:肖彬夫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玛丝洛娃 杜丽娘 汤显祖 女主人公 精神复活 托尔斯泰 柳梦梅 牡丹亭 表现形式 现实主义
-
描述:生
-
情到深处——浅析杜丽娘的艺术魅力
-
作者:张永刚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艺术魅力 《牡丹亭》 “理” 中国古典戏剧 《惊梦》 汤显祖 妇女形象 “情” 封建礼教
-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作者自己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主人公杜丽娘被历代公认为中国古典戏剧乃至古典文学里最有光彩的妇女形象之一。那么,杜丽娘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牡丹亭》《作者题词
-
年龄·欲·情——杜丽娘与崔莺莺品较
-
作者:黄毓文 郭晶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崔莺莺 生理发育 程朱理学 汤显祖 原始生命力 封建礼教 王实甫 原发性 自恋
-
描述:明析,有了自控能力。正因为二者生理发育的不同,才导致这两朵爱情之花结出了不同的果实。
-
从杜丽娘形象的浪漫主义色彩看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刘波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至情 汤显祖 杜丽娘
-
描述:的文学史增添了最亮丽的色彩。《牡丹亭》中的主人公杜丽娘形象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汤显祖的“至情观”。
-
至“情”的化身——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
作者:洪艳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至情 至情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爱情追求 爱情追求
-
描述:汤显祖在其名剧《牡丹亭》中以遒劲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生动独特而又丰满的“至情者”的形象———杜丽娘。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美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
-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之比较研究
-
作者:梅凌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鸳莺 杜丽娘 林黛玉 王实甫 汤显祖 曹雪芹 语言艺术大师
-
描述:文章就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三位女性形象进行了扼要的分析比较,以展示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三位语言艺术大师在塑造崔、杜、林形象时所完成的各自的时代使命。
-
论杜宝形象的复杂性和杜丽娘的悲剧命运
-
作者:陆力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封建礼教 悲剧命运 牡丹亭 汤显祖 形象 社会意义 封建制度 两重性格 思想性
-
描述:的思想代表了“最腐朽最反动的封建势力”,“《杜丹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