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61)
报纸(371)
学位论文(61)
会议论文(40)
图书(2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04)
地方文献 (329)
地方风物 (67)
非遗保护 (29)
宗教集要 (8)
红色文化 (7)
才乡教育 (6)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4(186)
2013(119)
2011(155)
2010(136)
2004(38)
1999(41)
1998(39)
1994(38)
1992(30)
1983(19)
按来源分组
剧影月报(6)
高校地质学报(3)
齐鲁晚报(2)
北京艺术(1)
炎黄春秋(1)
文史月刊(1)
快乐作文(低年级版)(1)
文汇报(1)
商务印书馆(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
青苗法实施的问题
作者:老任  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低息贷款  农民利益  王安石  利息  放贷 
描述:王安石设计的青苗法,既要使国家得利,又想兼顾农民利益。他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两千。这已经不是低息贷款了。当然比较民间放贷还是低一些。
变革的变与不变
作者:肖知兴  来源:中国企业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与不变  农村土地制度  中国历史  变革  江南农村  王安石变法  制度研究  儒家传统 
描述:托古改制的这个争论的焦点。
周礼与《国风》的爱情诗
作者:侯爱华 袁义方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国风  爱情 
描述:《国风》中有大量的爱情诗,它们都与周礼有着某种联系。周代社会,“礼不下庶人”,所以民间自由恋爱较为普遍,出现了很多写恋爱、相思、欢会的诗;周礼强调“婚姻以时”,所以有一些写婚姻“即时”和“失时”的诗;风诗中的爱情悲剧,大都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阻挠;弃妇诗,则是当时男尊女卑的集中反映。
传统文化的“数字”
作者:丁存良  来源:作文世界(初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数字  马致远  著名  九流  《周礼》  《礼记》  《仪礼》  “三教”  “三别” 
描述:传统文化的“数字”
殷墟卜辞的“箙”
作者:连劭名  来源:文物春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殷墟卜辞  甲骨文合集  《周礼》  象形字  典型 
描述:殷墟卜辞的“箙”
作品在残稿重生
作者:刘守华  来源:中国档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长篇小说  作家  档案馆  通州区  《故乡》  乡土作品  手稿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地火 
描述:作品在残稿重生
诗歌的“情景交融”
作者:任中杰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景交融  诗歌创作  诗歌意境  情与景  胡应麟  杜甫  精神  思想感情  融合  刘熙载 
描述:。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境龌龊,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乃非诗人矣。”你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你却不能不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者,因为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古代文化的“数字”
作者:王宝妹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化  数字  黄庭坚  “三别”  “三吏”  杜甫  《周礼》  九流  《仪礼》  “三礼” 
描述:古代文化的“数字”
从犯错学习
作者:张晓玲  来源:初中生之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白居易  科学家  菊花  西风  唐宋八大家  江西庐山  落黄  文学家 
描述:从犯错学习
说说咏史的翻案诗
作者:星汉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  翻案  历史人物  少数民族  王安石  成吉思汗  王昭君  班固  各民族  变体 
描述:法的范例。“创成一体,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