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51)
报纸(307)
图书(15)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52)
地方文献 (80)
地方风物 (18)
红色文化 (12)
宗教集要 (9)
才乡教育 (7)
非遗保护 (6)
按年份分组
2014(106)
2013(56)
2012(58)
2011(76)
2009(64)
2007(32)
2005(19)
1995(9)
1987(10)
1951(2)
按来源分组
吉林日报(3)
长江日报(3)
湛江晚报(2)
宁波时报(2)
羊城晚报(2)
三明日报(1)
读者(原创版)(1)
课外阅读(1)
咬文嚼字(1)
教师博览(1)
读万斌《王安石》并品评其拟作
作者:王菊梅 宋秀珍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斌  万斌  王安石  王安石  拟作  拟作  评论  评论 
描述:临川籍作家万斌先生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三部曲,是一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王安石变法及王安石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的宏阔画卷。书中作者根据人物身份、性格和规定情境或文献中的只言片语而撰
论晏殊的心灵冲突与人境界
作者:李万堡  来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忧乐冲突  刚柔冲突  知足境界  有容境界 
描述:但这种圆融之中又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冲突,于是他在行动上就常表现为跋前踬后,在艺术则仿佛风雅不作。
刘绍:用心构筑生活
作者:美洲  来源:南方企业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活  交流互动  人文 
描述:住宅的本质不仅是为业主提供一个栖息空间,而是在自然,在与他人的身心交流互动中感受生命的人文共建——刘绍
相思背后的人观照:《蝶恋花》课堂实录
作者:刘伟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思  课堂实录  晏殊  女子形象  理性观照  情感基础  人生观照  人物形象  思考  解读 
描述:、两种情思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补益的.所以,在教学设计,先与学生一同借分析意象关系对女子情感进行品读,进而引导学生品出晏殊的体悟的超越之处.
杨炳云:荡胸层云
作者:马盼盼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满目龙飞凤舞,满室墨香绕梁,初入其工作室,感官所及之处,尽是墨的世界。执笔的主人安静地看着桌案前的帖子,若有所思。眉宇间,几分儒雅淡然流露。
汤显祖贬谪徐闻与他的《贵书院说》
作者:王小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道学体认  《贵书院说》  《邯郸记》 
描述: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思想极其复杂,作者以他抗疏被贬为徐闻县典史这一事件为中心,探讨他的道学体认及其“贵说”的提出,以及他提出的与“贵说”有关的“瘴疠活人”思想,在他的剧作《邯郸记》中的反映。
以古写今貌异神非--李商隐《贾》与王安石《贾》比较谈
作者:王美春  来源:三角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商隐  贾谊  汉文帝  咏史  唐代诗人  宋代诗人  比较谈  古典诗  孝文帝 
描述:我们漫步于中国古典诗苑里,映入眼帘的是一簇簇奇葩异卉。其中,咏史之作颇引人注目。而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与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贾》在咏史之作中又可谓独占花
孙桐与汤显祖及其《牡丹亭》:晚清蜀中学者孙桐研究
作者:程建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桐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 
描述:同的人生观与"人情"观,使活在不同时代的两位著名作家和学者成为了思想和情感的旷世知音。
爱情题材:从发展层次观照 :兼论《西厢记》与《牡丹亭》
作者:宁宗一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题材  莺莺  理想爱情  西厢记  牡丹亭  封建主义  观照  王实甫  张生  恋爱婚姻 
描述:,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都会在这个领域中显示出征兆,它是历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显眼的组成部分。比如,人类反封建主义的斗争,就使文
经济改革的大刀阔斧与体制改革的不相适应-略论王安石变法
作者:李伏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阔斧  失败原因  经济改革  恩荫  体制改革  制置三司条例司  俸禄  相适应  特科 
描述:条化,忽视或贬低国计民生的经济。在近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