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昆新昆剧《临川四梦汤显祖》新鲜出炉
-
作者:暂无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汤显祖》 昆剧 多媒体创作 联合制作 戏曲作家 创新精神 江苏省
-
描述:由进念·二十面体策划及委约创作,中国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昆剧院联合制作的《临川四梦汤显祖》于2007年11月在南京举行首演。这是一次集中国优秀昆
-
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生命理想的抗争与幻灭
-
作者:王丹 来源:太原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意识 现实批判 抗争与幻灭
-
描述:汤氏剧作以四梦为最,后人除为其艺术成就称好之外,其所蕴含的至情主题及哲学内涵更为大家所吸引,这四梦中一以贯之的情生、情至、情灭主题也正是这位剧作大家坎坷一生、矛盾复杂思想的艺术体现.
-
“临川四梦”文本传播的不均衡现象
-
作者:王省民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不均衡现象 文本传播 《牡丹亭》 戏剧创作 中国期刊网 汤显祖 艺术成就
-
描述:临川四梦代表了汤显祖戏剧的艺术成就,它们共同构成了汤显祖戏剧创作中宏伟的梦剧结构,我们应该将临川四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能够割裂开来。但是,在其传播中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这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
-
汤显祖《临川四梦》曲牌、用韵、方言新探
-
作者:李雪萍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传奇 汤显祖传奇 声腔 声腔 曲律 曲律 方言 方言
-
描述:通过文本实证方法,对《临川四梦》进行曲牌、用韵、方言等方面的实例考证,把汤显祖的传奇创作同时还原到晚明传奇创作的历史大环境和汤显祖归家后的赣东民间演剧小环境中,改变曲界只从理论上抽象讨论汤显祖传奇
-
我校举办“汤显祖与临川四梦”国际学术会议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汤显祖 国际学术会议 国际学术会议 上海昆剧团 上海昆剧团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组讨论 组讨论 市大学 市大学 剧家 剧家 拿大 拿大 曲史 曲史
-
描述:国戏曲史上的巅峰之作——“临川四梦”(剧照见彩页),使与会者共享了学术的思辨和艺术的熏陶。
-
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讽世意识的演变
-
作者:黄三平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讽世意识 演变
-
描述:汤显祖"临川四梦"的讽刺力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强的轨迹,讽刺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分析"临川四梦"的讽刺强度和重心的变化,区分善意的戏谑和无情的嘲讽以及讽刺和影射的关系,从而考察汤显祖讽世意识
-
「临川四梦」的文化书写与汤显祖文人形象的虚拟塑造
-
作者:邹元江 来源:戏剧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人形象 虚拟塑造
-
描述:才能的「相為賞度」審美愉悅相涵詠。湯顯祖作為有明一代的文化名士,他所心精力一的並不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而在他看來不過是「小技」的傳奇。湯顯祖一生真正的心靈矛盾和苦悶在於文章名世與大道踐履的抉擇兩難。而矛盾的根源在於湯公具有強烈的對家族、師友和社會所期許於他的慧命擔當意識,這也激勵了他「深心延不朽」的不朽之思。可當大道難以踐履時,文章名世也難以理成前緒,其根由一在「數不第,輾轉頓挫,氣力已減」,一在「薄氣不能免俗」,「遂拓落為詩歌酬接」,而「大雅久不作」。這種「道」與「藝」既間離又假合的詭吊,正是明清之際文人形象的虛擬塑造玄機。
-
汤显祖与“临川四梦”:纪念汤显祖诞辰460周年
-
作者:苏子裕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戏剧 汤学
-
描述:2010年是我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诞辰460周年。他为人正直,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他著作甚多,却以"临川四梦"四个剧本著称,成为明代戏剧史上的标帜。学界把研究汤显祖的学问称为"汤学",研究和发扬"汤
-
汤显祖“临川四梦”的讽世内容与讽世特征
-
作者:黄三平 许宪国 来源:求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讽世内容 讽世特征
-
描述:汤显祖"临川四梦"蕴含了深厚的讽世意识,讽世内容大致可分为官场社会、时事政治、礼教和人性三个方面。讽世意识贯穿于"临川四梦"始终,"临川四梦"的讽刺是多指向的,讽刺最多的是仕宦人生和官场。"四梦
-
发乎情,止乎礼义: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
作者:任怡姗 来源: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善情 恶情 情欲 至情论
-
描述:通过对"临川四梦"的细读以及相关著作的研讨,发现汤显祖的"情论"一方面肯定了人自然的情欲的价值及其合理性,另一方面认为情与欲都应该受到"理"的制约。汤显祖对"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感情观是非常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