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78)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9)
按年份分组
2013
(1)
2007
(2)
2006
(1)
2001
(1)
2000
(5)
1998
(4)
1997
(11)
1995
(4)
1992
(2)
1987
(4)
按来源分组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3)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湖南社会科学
(1)
抚州日报
(1)
山东图书馆学刊
(1)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古籍研究
(1)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唐都学刊
(1)
相关搜索词
林则徐
禁烟
严禁烟片
《读山谷诗评》
中国
禁烟运动
仓储
图书馆藏
黄爵滋
盐法改革
清政府
清天
穆彰阿
潘德舆
精华录
科举考试
民族英雄
第一次鸦片战争
爱国思潮
清朝
禁烟思想
禁烟政策
塞漏
《鸦片战争》
咸丰
嘉庆
商品税
参考答案
主张
首页
>
根据【关键词:黄爵滋】搜索到相关结果
78
条
鸦片战争前大清国内禁烟建策及举措
作者:
吴大康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禁烟政策
许乃济
黄爵滋
林则徐
描述:
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大清传统的禁烟政策,以及许乃济、黄爵滋、林则徐禁烟三法的异同和联系,勾画了鸦片战争前大清国内禁烟建策及举措的基本轮廓
黄爵滋:中国近代爱国者的先驱——兼与林则徐进行比较研究
作者:
黄细嘉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林则徐
禁烟
抗英
描述:
在鸦片战争中,黄爵滋和林则徐高举禁烟大旗,厉行禁绝鸦片;致力巩固海防,坚决抵抗侵略;努力学习西方,寻求制敌良方。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为后人树立了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成为中国近代爱国者的先驱
黄爵滋反对殖民主义经济侵略的思想
作者:
梁琦秋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严禁烟片
殖民主义经济侵略
学习西方
描述:
了较大的影响,也给后世 以重要启示。
黄爵滋《读山谷诗评》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
作者:
邱美琼
胡建次
来源: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读山谷诗评》
黄庭坚
接受
描述:
黄爵滋的《读山谷诗评》,专门论评黄庭坚诗作,对黄庭坚诗歌出入众作饱参本色、自成一家的创新精神、渊雅富赡的用典艺术、透彻老横的艺术境界、纵横捭阖的文法结构以及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进行了多方面评说。黄爵滋的论析,固然体现了他自身的美学趣尚,但也确实纠正了后人对黄庭坚的片面理解。
黄爵滋著述叙略
作者:
胡迎建
来源:
古籍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生平介绍
中国
文学
描述:
黄爵滋(1793——1853),字德成,号一峰,又号树斋,江西宜黄人,乡试后在黎川县任训导。道光三年,(1823)与其伯史黄迪策同时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御史、兵科、工科给事中,鸿胪寺卿,少理寺少卿,通政使,’礼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在鸦片为害中国最烈时,他是
开严禁之先声,树严禁之大旗:简评禁烟运动的旗手黄爵滋
作者:
傅以君
来源: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禁烟运动
黄爵滋
鸦片战争
中国
近代史
描述:
日益广泛深入之际,特撰此文,以介绍和纪念这位在中国禁毒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功臣。
论黄爵滋的经济思想
作者:
林容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经济思想
鸦片
银库管理
水利
漕运
仓储
描述:
王朝灭亡的命运,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国家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论黄爵滋的军事思想
作者:
陈小琼
钟贤才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整军备战
海防
海权
民心可用
爱国者
描述:
认为大敌当前,民心可用,人人皆可披甲。史实证明,黄爵滋是一位值得纪念的爱国者。
仙屏书屋初集诗录十六卷後绿二卷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图书馆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书屋
活字印本
图书馆藏
诗
黄爵滋
山东省
描述:
清黄爵滋撰: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翟金生泥活字印本。半藁九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两边。框17.1×12.5厘米。已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山东省图书馆藏。
论道光皇帝开放言路政策与内政改革
作者:
黄俊军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光皇帝
道光帝
内政改革
海运
改革方案
盐法改革
贺长龄
黄爵滋
言路
林则徐
描述:
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本文仅从开放言路政策与内政改革这一角度来窥视道光皇帝。一、道光皇帝开放言路政策道光帝即清宣宗爱新觉罗·宁,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继位,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可是“康乾盛世”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此时土地兼并激烈,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人民的反封建起义此起彼伏。除此之外,既有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挑战,又有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清朝倾销鸦片、想要打开天朝帝国的大门所形成的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总之,道光帝继承的是“一个荒淫而腐败的朝廷,一个无秩序而贪污的政府,以及被叛乱弄成百孔千疮的帝国”①道光帝面对“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其图治求强的愿望强烈,不再采取康雍乾时期顽固的僵死的文化专制政策,而是实行开放言路政策,在比较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允许土大夫品评时政,揭露弊端,献计献策。道光帝多次要求“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