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强”不应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唯一选择
-
作者:吴跃文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后勤 改革
-
描述:本文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过于强调“走强”的现象进行分析 ,认为“走强”不应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唯一选择 ,采取“走弱”策略是更有利于高校的选择。高校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 ,实事求是 ,选择正确的改革策略 ,摆脱困境 ,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
-
徐注本《牡丹亭》和《长生殿》曲律上的疏误
-
作者:胡晨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古典戏曲 曲律 洪升 南北曲 牡丹亭 中国古典文学 注本 高等学校 曲牌
-
描述:士莹先生校注的《紫钗记》以及中华书局出版的《六十种曲》在曲律上的某些错误。古典戏曲格律甚严。每一支曲牌规定句数与字数,称为句格。正字列入句格,衬字不列
-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是教学评估的主要内容
-
作者:张健 来源:财贸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评估 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要内容 教书育人 吴大猷 杨振宁 导师 评估工作 高等学校 指导教授
-
描述:定》
-
李浩 教授
-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陕西省 西北大学 优秀人才 唐代文学 常务理事 中国古代文学 复旦大学 高等学校 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
-
描述: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科研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李白学会和中国杜甫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社科联常务理事、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曾应邀在韩国庆尚大学讲学一年,多次应邀赴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考察与交流。
-
关于部分宋词作家的评价问题
-
作者:张富华 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词风 中国文学史 高等学校 晚唐五代 宋词 苏轼 豪放词 北宋前期 晏殊 作家
-
描述: 游国恩先生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游编《文学史》”)已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使用多年。这部教材在编写方面到底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之处,过去高等学校师生不曾认真讨论过。这里笔者就其中部分宋词
-
大学校长应是“硬专家”与“软专家”的复合
-
作者:郁中秀 来源:江苏高教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校长 硬专家 高等学校 软专家 软科学 复合型 现代大学 政治家 新技术革命 学术水平
-
描述:我国现代大学是多功能的高等学府,既要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专门人才,又要开展科学研究,与此同时,还要以自身的知识和人才优势为社会服务.因此,作为一个要肩负起整个学校决策、规划、组织、管理任务的大学校长,除了他首先应当是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头脑的政治家而外,他还应当是一个"硬专家"与"软专家"相
-
“面向经济建设为社会服务”应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一条重要办学方针
-
作者:吕其岗 来源:辽宁教育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面向经济建设 为社会服务 办学方针 经济建设服务 服务工作 培养人才 根本任务 物质文明建设 高等教育
-
描述:高等学校应该担负的任务,在认识上历来是有分歧的。总的看来,对于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一点绝大多数同志认识上是一
-
“啼红”解读
-
作者:刘宏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鹃花 汤显祖 杜丽娘 牡丹亭 解读 高等学校 意象 徐朔方 艺术表现力 戏曲研究
-
描述:较广的由徐朔方、杨笑梅校注
-
评优评先,彰显的应是职业尊严
-
作者:孟祥杰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优 一线教师 高等学校 职业 尊严 行政领导者 教学名师 媒体报道 行政职务 党委书记
-
描述:据媒体报道,教育部评出的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九成,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事实上,何止此例呢,近年来在一些重大的"评优、评模"等活动
-
论金石书派的理论与风格特色
-
作者:谢建华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石书派 风格特色 清末民初 艺术教育 高等学校 专门人才 书法创作 辛亥革命 李瑞清 金石学 书法史 近现代 碑学
-
描述:金石书派”。金石书派与清代“碑学”的关系清代“碑学”究其本源应为“北朝碑版楷法”。清乾隆、嘉庆年间出土的大量金石故物拓本,使得我国金石学不仅在古代文字书体的整理、考释和分类上成绩斐然,而且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不少人由考据进而用金石的笔法入书,从而拓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