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庐自述
作者:曹宝麟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学概论》  研究生  遗传密码  语言天赋  语文教师  发展前景  天经地义的事  晏几道词  学习方式  学术品格 
描述:记得20年前在北大读研究生时,教《语言学概论》的叶斐声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婴儿的诞生,就像一辆加满了油的汽车。"或许是转述西哲观点,说明人类有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其实《礼记·祭义》早就说过:"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学生应是作文评改的主体
作者:刘峰  来源:河北教育(综合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评改  学生为主体  学生评改  作文教学  语文教师  组织学  集体评改  同学  字词句  训练 
描述:学生应是作文评改的主体
朗读,应是语文教学的靓丽角色
作者:梁远才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文朗读  学生  语文教师  角色  全面提高  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素质  考试 
描述:走进中小学语文课堂,你会发现,眼下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是重讲轻读,或重问轻读。这就使得本来不大的阅读空间变得更加狭小,当然也就无法谈到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几年
“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作者:昌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文教师  洪迈  论诗  诗眼  春风  宋人  词例  例举  色彩 
描述:论》专著中也引用了洪迈的评说,且称道不已,说“又绿”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能“唤起我们的联想”。一般语文教师也认为句中的“绿”字是王安
语文教学改革小记
作者:方志华  来源:文学教育 下半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  基本模式  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改革  王安石  教师意识  提问  同学 
描述:"哎,下节课又是语文,太没劲了",听到学生背地里的议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心中真不是滋味,难道老师辛苦的付出得到的是学生厌烦的回报吗?我不由地陷入沉思之中……几十年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析为主",近
晴川阁前听玉笛 翩跹黄鹤又高飞——语文教学艺术流派演示报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演示报告  语文教师  艺术流派  教育工作者  湖北大学  特级教师  获得者  青年教师  通信指挥 
描述:副书记陈少岚先生致欢迎辞,武汉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市教委主任罗友松先生,湖北
教师应是教学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作者:凌红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师  指导者  参与者  教研活动  自读课文  小组讨论  小学  语文教学 
描述:不发表自己的“高见”,渐渐地,学生的讨论交流场面冷淡下来。结束后,我不禁疑问,教师对教材的背景、内涵的精神是否知晓?这节课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第一段]
老师应是思想者
作者:吴非  来源:教书育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者  引导学生  语文教师  思想启蒙  文题  新闻报道  独立思考  立人  老师  同行 
描述:有同行问我最近有没有好的作文题,我想了想,今年我出的比较满意的题目大概要算《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我有点偏爱这道作文题,因为它能在智者那里产生震撼。
《语文读本》应是“好的书”
作者:杨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师  教学实践  教材编写  学生阅读  读书习惯  爱因斯坦  创造力  读本  物理学  浅层次 
描述:正是由于此,我们才编发了这组稿件,以期引起社会各方面对《语文读本》的重视,使《语文读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语文课应是语言艺术课
作者:余雪青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语文课  学生  语言美  高级阶段  语文教师  语言文字  使用母语  语言文学  无意识 
描述:语文课,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学的工具课,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老师的讲授和引导,使学生学会如何熟练地、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使学生从无意识地使用母语的初级阶段发展到有意识地运用母语的高级阶段。因此,语文课的主导者——教师,其本人便理应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至少应是学生可以师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