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博《诗论》简“其歌绅而荡”臆解
-
作者:虞万里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论 说文 周礼 简文 字形结构 上博 史记 玉篇 论语 正义
-
描述:。因为两字的声韵关系无佐证,且文意亦不通顺,故时贤多认为不妥,遂而各自作解。
-
明代复古诗论的文学史意识
-
作者:陈国球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观 文学史意识 诗论 李梦阳 何景明 现代学术 文学现象 我国古代 诗歌传统 胡应麟
-
描述:文学史,除非这些研究
-
闻一多的意象理论与意象创造
-
作者:林植汉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征性意象 诗歌意象 中国诗歌 审美价值 意象创造 诗歌艺术 诗论 胡应麟 营构 诗歌创作
-
描述:象,一首诗能够没有意象,或一段没有意象的文字能够称之为诗呢!我们考察诗歌成品及其生产过程就会发现,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它贯串于诗的形象思维之始终,是决
-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评建国以来有关研究黄庭坚的
-
作者:詹八言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王安石变法 现实主义 司马光 熙宁变法 神宗 朱东润 诗论 论诗主张 叶县
-
描述:诗,这是左的思潮在古典文学领域的一种反映。总结一下历史的教训,实事求是地把颠倒了的是非颠倒过来,或将有益于黄庭坚研究的现在与未来。
-
论杜牧诗的字法及其文化意蕴
-
作者:陈永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意蕴 杜牧 字法 意象 诗论 人生价值 胡应麟 古代诗人 刘熙载 诗歌
-
描述:字法,在我国古代诗人和诗论家都很重视,但又一直没有人作过真切、细致的辨析,是与章法、句法鼎足而三的很重要的诗学概念。仅以诗论家为例,宋之罗大经、明之胡应麟、清之刘熙载等几位大家都曾强调过。
-
石钟有灵笑聆诗——丘海洲《石钟行》点评
-
作者:庄严 来源:长白山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沈德潜 点评 一韵到底 诗论 王安石 欧阳修 元好问 吴梅村 第二层次
-
描述:《说诗晬语》中指出:"一韵到底者,
-
一篇打动人心的诗论:读李元洛先生《“六朝旧事随流水”》
-
作者:耕晨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 诗论 以史为鉴 王安石 人心 流水 文章 金陵 古典诗歌 作者
-
描述:刊于《中华诗词》2008年5月份的《六朝旧事随流水》一文,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中这一名句说开去,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让人读后不仅能获得丰富的文学和历
-
黄庭坚诗论中“格”的深层意义
-
作者:付新营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诗学思想 诗论 苏轼 诗歌创作 欧阳修 王安石 以故为新 句法 气格
-
描述:受江西后人的影响,历来说起黄庭坚的诗学思想,无不以为"夺胎换骨"、"以故为新"以及"点铁成金"等为其思想的核心,这是有些偏颇的。实际上,同宋代所有的诗家一样,黄庭坚对诗歌的注意在于诗歌的超越性质,而不仅仅在于诗法、句法。只不过黄
-
荆公诋韩畸论
-
作者:傅明善 来源: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韩愈研究 尊崇 贬抑 道学理论 经学 诗论 学术文化品格
-
描述:是尊崇韩愈在“时乎释,老”的大气候下,已独不然的大无畏精神,也即捍卫儒道,力排佛,老的所谓“真儒之效”方面,至于韩愈之论“性”“道”以及历史观等方面多有微词,文章还就王诗多效法韩诗而对韩愈诗论又多
-
胡应麟诗法理论探析
-
作者:邓富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法理论 诗歌发展史 诗论 诗歌史 重要课题 兴象 诗学思想 演进与发展 诗歌创作
-
描述:子"之一的胡应麟,其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