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龙井茶名诗中出
作者:阮浩耕  来源: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井茶  西湖  游览  杭州  虞集  葛洪  五代  东吴  后晋  凌霄 
描述:龙井,是泉名,也是寺名,又是茶名。龙井泉的得名,据《西湖游览志》载,最早在三国东吴赤乌(238—251)间,后晋人葛洪曾炼丹于此。龙井寺创建于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相传为一个名叫凌霄的杭州居民募缘所建,初名报国看经院,后曾改名
古人论书画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力  天资  书法  虞集  人论  幅变  间气  人寿 
描述:书法甚难。有得力于天资,有得力于学力。天资高而学力到,未有不精奥而神化者也。——元·虞集画有千幅万幅不变者,有幅幅变者。不变者正宗,变者间气。变之人乐,不变之人寿。客日:"于变乎?不变乎?"曰:"变,虽然中有不变者。"——清·戴熙
元大都多族士人圈的互动与元代清和诗风
作者:刘嘉伟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萨都剌  少数民族  文化互动  元代  汉族士人  元大都  虞集  色目人  主导性  元诗四大家 
描述:涵醇茹和、笔触工润。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促成了诗风的新变。
虞集佚文一篇
作者:欧阳江琳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佚文  四库全书总目  元代诗文  护法  奎章阁  遗稿  元人  学士  巨制 
描述:虞集,字伯生,号道园、邵庵,元代诗文大家。所撰《道园学古录》五十卷、《道园类稿》五十卷、《道园遗稿》六卷等,为元人传世巨制。然伯生平生所为诗文,"无虑万余篇"(黄溍《道园类稿序》),遗佚犹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七"《道园学古录》提要"即云:"集著作虽富
《全元文》虞集卷佚文篇目辑存
作者:罗鹭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渊阁  四库全书  虞集  佚文  县志  中国古代  库本  故宫博物院  十七年  明万历 
描述:《全元文》虞集卷(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以《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道园类稿》及《四部丛刊》本《道园学古录》为底本,共收录集内文八百五十一篇,同时辑录佚文一百四十七篇。此一百四十七篇佚文,误收者三篇,误析者一篇,重收者五篇,故《全元文》共辑
元代上都崇真宫的文学活动考论
作者:刘宏英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崇真宫  文学活动  元代  道士  上都  万寿宫  文人学士  元世祖  虞集  宗师 
描述:元代有两个首都,一个是大都,一个是上都。元世祖在两个都城分别建立崇真宫作为道士活动的场所。崇真宫即崇真万寿宫,是元世祖赦建的。
“一代斗山”虞集论
作者:邱江宁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元文宗  元代  学士院  奎章阁  吴澄  欧阳修  创作实践  柯九思  魏了翁 
描述:元代文坛尤其是元代中叶文坛"一代斗山"的真正原因。
鲜为人知的鉴藏大家柯九思
作者:吕友者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柯九思  奎章阁  收藏  柯氏  藏品  元代  玉山雅集  江南地区  鉴赏能力  虞集 
描述:品,宫廷书画异常充足。再经过数代帝王的扩充,到元后期的文宗天历、宁宗至顺年间,内府藏品可说是元一代最盛。文宗图帖睦尔为元代最重视文艺的统治者之一,史载他能亲自动手
元代南方道教与江西文人和文学
作者:李超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教  江西  刘将孙  元代  龙虎山  虞集  道士  交往  文学  玉笥山 
描述:,如龙虎山、门皂山、南昌西山、庐山、玉笥山、麻姑山、华盖山等等。
刘诜、刘岳申与元中后期庐陵文学
作者:李超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辰翁  庐陵  刘将孙  江西文学  文风  中后期  欧阳修  文学观念  虞集  欧阳玄 
描述:元中期馆阁文臣虞集等在推行平易正大盛世文风的过程中,对宋末元初以庐陵作家为主的江西奇崛文风的批判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学界对这些批判言论已多有关注,并且有庐陵刘辰翁、刘将孙父子为代表的"江西文派"的探讨①。但是相对应的,江西文人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