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同是“独坐” 心境有别:三首咏孤独诗读札
作者:谢圣婷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孤独者  心境  表现手法  虞集  王维诗  秋瑾  真理  情感世界  人生体验  现实性 
描述:作为现代生活中几种意义的体验之一,孤独是有其现实性和深刻意味的。在孤独中,人们反躬自省,直面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前长期不甚明了的真理现在却变得一目了然了;以往对事物的谬见如今也清楚地现出原形。
《周总理与西湖龙井茶》补述
作者:邢平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井茶  周总理  四大家  西湖  取水  元代  虞集  茶叶  杭州  跑水 
描述:龙井茶叶虎跑水,素称杭州双绝。尤其是龙井茶叶,自古以来就负有盛誉。如元代四大家之一的虞集曾在一首《游龙井诗》中写道: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昼。澄么爱客至,取水挹幽窦。但见飘中清,翠影落群岫。烹煎黄金牙。不取谷雨后。同茶二三子,三咽不忍漱。据说古人品茶,总是先呷上一口茶汤,漱一下口吐掉,然
耶律楚材、虞集、谢宗可与茶
作者:钱时霖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耶律楚材  苏东坡  雷车  茶诗  尘塞  龙井茶  轮车  胡为  赤城 
描述: 耶律楚材、虞集、谢宗可都是元代人,他们都写过一些优美的茶诗。 耶律楚材(1190—1244):元代大臣。字晋卿,契丹族,辽皇族子孙。太宗即位后,为之定策立仪制。破金汴京时,废屠城旧制,重视文教建设。又开科取士,释放被俘为奴的汉族儒人,在朝三十年,官至中书令。有《湛然居士集》
养就慧眼辨真伪:"秘史新说"系列文章之九
作者:眭达明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秘书  皇帝  起草  通知  翰林院  宦官  宋仁宗  传达  字条  虞集 
描述:?这就需要秘书独具慧眼,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稳重历练的处事风格.
罗稚川考
作者:孙丹妍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画  北宋  作品  江西  虞集  元代  风格  画风  唐棣  朱德 
描述:罗稚川是元代传承北宋李郭画风的重要画家之一,然而由于画史资料匮乏,作品罕有流传,他不像当时秉承同一风格的唐棣、朱德润以及曹知白那样为人熟知。事实上,从现有的作品来看,罗稚川有些地方比他们更加忠实地继承了李郭以及北宋其他山水画的风格,有些地方则又反映出独特的时代风尚。本文对罗稚
银槎杯
作者:陈娟娟 朱家溍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柯九思  浙江嘉兴  王渔洋  作品  银器  酒器  南村  虞集  神话故事  元代 
描述:朱碧山,浙江嘉兴人,以善制精妙的银器而负盛名。元代名人柯九思、虞集、揭傒斯、杜本等,都曾请他制银杯,或为他的作品题句。其后的陶南村、陈眉公、朱竹垞、王渔洋、高江村等明、清诸名家,对他的作品。都以诗文咏赞不绝。
元代上京纪行诗论
作者:邱江宁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行诗  元代  忽必烈  诗歌创作  上都  诗创作  扈从  蒙古汗国  元诗  虞集 
描述:中最值得记写的主题,它代表了元诗创作山川奇险、民俗丰富又充满异地乡愁等典型特征,在改变南宋萎靡诗风、拓展诗歌题材、革新传统诗体等方面有其不容忽视的意义。
龙井问茶记
作者:米娜  来源:杭州(下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井茶  茶诗  杭州  虞集  喝茶  西湖  农家  水分  主人  元代 
描述:元代虞集咏茶诗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说的便是杭州龙井茶。到了杭州,西湖龙井万万不能错过,这闻名遐尔的江南名茶和西湖一样,成了杭州一张飘着香气的名片。金秋时节,慕着茶香,一早便从上海跑到杭州买茶。
为《吴虞集》出版说几句话
作者:唐振常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吴虞  虞集  出版社  四川人民  文字  民族文化史  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胡适 
描述:,人民水深火热,出路何在?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于欧风美雨.人们感觉到
唐传奇中的男性角色类型
作者:刘艳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传奇  男性角色  “传奇”  唐代小说  代名词  虞集  文辞   
描述:生活气息,完整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精致细腻的人物刻画。充满脂粉气和幽冥玄怪意味的士子妓女、仙人狐鬼之恋在唐传奇里占了很大的份额。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诗话”条说:“唐人乃有单篇,别为传奇一类。”唐传奇的独立成篇是小说史上的一大转变,昭示着小说的自觉。以人神、人鬼相恋之事为例,六朝小说并不以神鬼为虚造,所记仙凡和幽明之殊,都是“史”一类的。唐传奇中的神仙人鬼则不同,他们可以被作者任意驱遣,文笔精细曲折,所叙之事首尾俱全,波澜迭起,不止一点断片的谈柄(参鲁迅《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正因为“唐人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六),不仅留下了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还为文苑贡献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形象。本文即探讨唐传奇中的部分男性角色,就其中较为突出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