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戏迷文化性格初探
-
作者:颜全艺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发展 戏迷 文化性格 角色置换 《品花宝鉴》 林黛玉 《牡丹亭》 中国戏曲 《红楼梦》 艺术形式
-
描述:中国戏迷文化性格初探戏文系92级颜全艺中国戏曲如果从汉代百戏溯源起,也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戏曲由民间杂耍,歌舞技艺表演到与故事性的结合,定型为“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态,一步步成熟,一点点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的民族奇...
-
我演阿罗
-
作者:沈建南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艺术形式 男主人公 玉溪地区 云南省 《牡丹亭》 综合艺术 中国少数民族 心理特征
-
描述:在’96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活动中,玉溪地区花灯剧团参展的剧目是根据莎士比亚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卓梅与阿罗》,历经两天三场的火爆演出,夺得了本次展演的优秀新剧(节)目奖.我有幸在该剧中扮演男主人公阿罗,并也荣获了表演奖.在这里,我就如何塑造阿罗,谈一点粗浅的感受.
-
沈昳丽“娇莺欲语春如许”
-
作者:小梦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昳丽 上海昆剧团 《惊梦》 艺术形式 寻梦 《长生殿》 电视连续剧 《墙头马上》
-
描述:沈昳丽“娇莺欲语春如许”
-
略论洪昇《长生殿》的创作方法
-
作者:曹树钧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创作方法 上海昆剧团 昆曲艺术 洪昇 非物质遗产 《牡丹亭》 《桃花扇》 艺术形式 江苏省
-
描述:略论洪昇《长生殿》的创作方法
-
浅谈昆曲走进校园的意义——从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谈起
-
作者:顾卫英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高校 校园 巡回演出 艺术形式 苏州大学 北京大学
-
描述:浅谈昆曲走进校园的意义——从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谈起
-
金星俊男变靓女的舞蹈艺术家
-
作者:周鼎 来源:世纪行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星 舞蹈艺术 中国现代舞 上海昆剧团 现代舞蹈 牡丹亭 艺术形式 辽宁省 演出公司 日程安排
-
描述:的。1999年4月至8月在上海参加上海昆剧团三本《牡丹亭》的排练。同年5月,她曾应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之邀,排了一个名为《功夫好汉》的少林武打晚会,把少林武功用舞蹈艺术形式呈现在舞台上,后来在泰国连演六场
-
谈徐棻剧作
-
作者:郭汉城 来源:剧本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文化 作品 当代戏曲 中国戏曲 艺术家 汤显祖 个性鲜明 现实感 改编本 艺术形式
-
描述:接受过当代最先进的思想——马列主义的教育,具备较高的民族文化的素养;作为艺术家,又有自觉的革命责任感。这些条件使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强烈的思想倾向和丰富
-
滑稽谲谏——论传统戏剧精神
-
作者:徐建融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艺术 传统戏剧 文人士大夫 戏剧精神 道统 儒学思想 社会人生 汤显祖 生活真实 艺术形式
-
描述:的,有出于宋金杂剧的,也有出于宋元话本的……戏文的取材既如此之广,其所摹写的社会人生内容的丰富多彩,自不难想见。戏文之外,元代杂剧见于记载的更多,达560余本。《太和正音谱》卷首《杂剧十二科》分为:神仙道化、隐居乐道、披袍秉笏、忠臣烈士、孝义廉节、叱奸骂谗、逐臣孤子、拨刀赶棒、风花雪月、悲欢离合、烟花粉黛、神头鬼面。它的分类虽不甚精确,但杂剧反映社会人
-
“拗折天下人嗓子”再辨--与王永宽同志商量
-
作者:邓运佳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艺术成就 戏剧家 作品 反戏剧 艺术形式 李渔 牡丹亭 演员 闲情偶寄
-
描述:,我仍然认为“拗折天下人嗓子”的主张是不能提倡的,更不能效法。不论他是真主张,或是假主张,这个主张本身总是不正确的。
-
悟得梅派真谛:李胜素专场演出观感
-
作者:张正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形式 汤显祖 杜丽娘 观众 性格刻画 丰富和发展 中国戏曲 艺术形象 内心冲突 艺术形式
-
描述:悟得梅派真谛──李胜素专场演出观感张正芳李胜素的专场演出,为首都舞台送来了清新典雅的轻风,驱散了6月的暑热。走出剧场许久,4个不同女性的艺术形象仍萦绕于胸,作为一个久别舞台的老演员,深为京剧能有这样的后来人而兴奋和激动。《游园》、《廉锦枫》、《红线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