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玉词》与死亡焦虑
-
作者:萧庆伟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珠玉词 死亡焦虑 死亡焦虑
-
描述:寿词、情词以及咏人生苦短之词,构成了《珠玉词》死亡焦虑的主旋律。对时序变更的感知和宇宙永恒的体悟,是《珠玉词》死亡焦虑籍以生成的两条途径,也因此成为词人表达焦虑的主要方式。《珠玉词》的价值与意义均由此见出,这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
-
《珠玉词》艺术魅力浅论
-
作者:高鸿宇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珠玉词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 玉润珠圆 玉润珠圆
-
描述:晏殊是宋词的先驱者。《珠玉词》被认为是宋人流传后世的第一部词集。无论晏殊还是《珠玉词》都对宋词的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晏殊《珠玉词》的思想内容入手,从情景交融、遣词用语、情中有思等几个方面谈《珠玉词》艺术魅力。
-
还给晏殊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晏殊的审美特征
-
作者:林丽珠 来源: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珠 晏珠 珠玉词 珠玉词 审美特征 审美特征
-
描述:在中国古典文学评论中 ,对晏殊《珠玉词》多所指摘 ,失之公允。本文从晏殊所处时代环境以及他个人的身世、学识、心境出发 ,论述了《珠玉词》的审美特征及其艺术成就 ,还晏殊在词的发展史上应有地位
-
论晏殊词的客观理性色彩
-
作者:陈志斌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珠玉词 情感抒发 情感抒发 理性 理性
-
描述:认为晏殊《珠玉词》在情感抒发中带有浓厚的客观理性色彩 ,表现为不觉痕迹的情感流露 ;适可而止的理性分寸 ;深刻透彻的观察分析和对自然人生的哲理点示。
-
燕归花落总关情:浅析晏殊词的创作特色
-
作者:刘晓林 孟国栋 来源: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玉词 珠玉词 创作特色 创作特色
-
描述:晏殊词的总体风格表现为委婉含蓄、圆润平静,并有一种富贵气象。他一生荣华富贵,生活范围狭小,创作主题也多为男欢女爱,离情别绪,但这不能因此而忽略他的艺术成就。
-
人类灵魂的焦虑与挣扎——试论晏殊《珠玉词》的生命意识
-
作者:田干生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玉词 珠玉词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
描述:《珠玉词》中绝大部分作品是晏殊生命意识的自然流露,也是人类面临生死问题时灵魂焦虑与挣扎的真实记录。传统所谓“无病呻吟”、“耽于享乐”的评价是不符合《珠玉词》的实际的。
-
纯美的注视:《珠玉词》浅探
-
作者:熊雪芳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珠玉词 晏殊 晏殊 审美 审美
-
描述:《珠玉词》的雍容娴雅是晏殊作为宋代承平时期的卿相自有的一份风度,而那种诗意的光辉则源于他对生活纯美的注视。这种纯粹的审美关照,没有任何功利之心,他对自然、对人生的提升,也正是词人内心世界(心灵)的写照。
-
深情旷远,寂寞感伤:从《珠玉词》看晏殊的内心世界
-
作者:宋华 郭艳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玉词 珠玉词 内心世界 内心世界
-
描述:以《珠玉词》为研究基点,结合宋初的政局变化与文化思潮,通过对晏殊细腻心理描写之词的探究,考察晏殊在典丽圆融词风下,抒发诸如相思怨别等人生常态情感之时,所传达出的理性情思和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揭示晏殊作为一个宰相词人,深情感伤的内心世界,以及这种情感世界与人生价值取向之间的互动。
-
从审美视角看《珠玉词》的生命意识
-
作者:乐曲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玉词 珠玉词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
描述:其生命意识的形成、特点及意蕴效果方面的审美考察,对《珠玉词》做出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分析。
-
千回百折 哀感无端:晏殊词风格探微
-
作者:钱鸿瑛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玉词 珠玉词 风格 风格
-
描述:哲理深思。这深情和深思以"千回百折,哀感无端"姿态展现之,为后世留下"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喟与继续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