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830)
学位论文(124)
图书(27)
报纸(10)
会议论文(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999)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147)
2010(340)
2008(284)
2005(205)
2004(178)
2003(207)
2002(186)
1998(161)
1979(27)
1935(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43)
史学史研究(10)
益阳师专学报(2)
时代人物(2)
理论界(2)
军事新闻社(2)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1)
中华书局(1)
社會科教育研究(1)
四川文艺出版社(1)
王安石对老子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魏福明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老子哲学  继承  发展 
描述:无为的思想 ,但同时也对老子人道无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再次 ,在辨证思维领域 ,王安石继承了老子天道运行不已的观念 ,形成了“天道尚变”的进步历史观 ;同时 ,王安石用“耦”、“对”概念
王安石文章论
作者:周楚汉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道法  文章论 
描述:文章论述了王安石的古文、贯道、言志、实用、审美、言意、风格的文章理论。他的“道法”文章论不仅开启了明代“意法”、清代“义法”的文章论,而且对建构现代文章学理论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熙宁变法的政治文化分析
作者:王荣科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变法  政治文化分析 
描述:统政治文化的严重影响与制约下进行的,这就使得变法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偏差与缺陷。新法在其长期实行中未能形成相应的新的政治文化,使得新法难以得到社会意识和社会政治心理上的广泛认同与支持。
词至熙丰体变新——王安石词考论
作者:汤江浩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讨论 
描述:王安石词作数量不多,佳作也较少,在词史上却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对王安石词作的内容、形式、承传、影响等方面试加探索,以确定其在词史上的独特位置,应是一项颇有意义的工作。
王安石人品小论
作者:张尚英  来源: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品  历史人物 
描述:─同情下层百姓等几个方面,以期能凸显“一世伟人”的人格魅力。
王安石《秃山》诗新解
作者:王劲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秃山诗  意境 
描述:《秃山》是王安石诗作中立意、表现手法奇特的一首。关于它的写作时间历代注家均忽略 ,关于它的主题思想以往学者亦认为是一首寓言体的政治讽刺诗。笔者的考辨认为 ,此诗为王安石做鄞县知县时所作 ,是一首写实
试论李壁对诗歌笺释学的贡献
作者:周焕卿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笺释学  《王荆文公诗注》  李壁  王安石 
描述:南宋李壁笺注的《王荆文公诗注》是宋代重要的一部诗歌笺注本。李壁在《文选》式的传统笺释方法基础上,发展了前代的注释之学,主要有三方面的贡献:以史证诗,借注王诗以显史;探求诗歌旨意;从文学角度来评论诗歌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这对后代诗歌笺释之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王安石对教育的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作者:朱凤祥  来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  历史作用 
描述:王安石在教育方面的改革是其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 ,他在科举制度和学校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 ,他的教育思想、人才思想 ,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虽然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
王安石改革理论述论
作者:隋淑芬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理论  体系 
描述:改革理论的建树 ,成为中国古代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安石后期诗风转变的原因
作者:方建斌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风  佛禅 
描述:王安石后期诗歌内容以山水禅诗为主,风格也变得雅丽精绝,悠然旷逸。造成其诗风转变的原因,除了罢相之后远离权力争斗中心,心情自然趋于平静外,王安石生性旷达,漠视功名的胸怀和他晚年学佛参禅,也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