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69)
图书
(4)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1)
非遗保护
(1)
地方文献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
(7)
2011
(7)
2010
(6)
2009
(8)
2006
(6)
2004
(3)
2000
(2)
1998
(2)
1997
(2)
1995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3)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
青少年书法
(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自然辩证法通讯
(1)
孔子研究
(1)
中原文献(台湾省)
(1)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1)
巴蜀书社
(1)
甘肃民族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清代
选集
私人藏书
生平事迹
哲学
天文学史
南宋
书法艺术
吴嵩梁
唐宋时期
《漕行日记》
理学
价值
《陆子学谱》
修志之才
戏曲
个案研究
吴澄舆
吴康斋
吴昌硕
篆刻艺术
笔记
元明清
四库全书
医学家
人民
国立北平图书馆
墓志铭
外感
首页
>
根据【关键词:清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69
条
清代
“诗佛”吴嵩梁诗学观摭谈
作者:
李华
徐国华
来源: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吴嵩梁
诗话
描述:
之正,对
清代
诗歌与
清代
诗学研究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略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
作者:
黄建荣
韩锋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汤显祖
诗文
评价
描述:
通过实践与总结,中体西用与经世致用互动升华,逐渐成为知识商人群体中的新生力量,重置了传统中国“士农工商”的社会排位格局。他们兼融中西文化内涵,凸显“中西合璧”的韵味,改变了中国社会心理与价值取向,在“中转”欧西文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西方传播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前驱和中介,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移植起了首开风气的重要作用。他们关注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揭示了中国近代化的路向,不失为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急先锋。
略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
作者:
黄建荣
韩锋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汤显祖
诗文
评价
描述:
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官方性,主要体现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明史》的评价。二是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文人学者为汤显祖诗文集所作的序中。三是具体性,主要体现在一些学者对汤显祖具体诗、文的评价。四是广泛性,即对汤显祖诗文等进行评价的参与者众多。
李绂科举思想探析
作者:
杨朝亮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清代
李绂
李绂
科举制
科举制
院教育
院教育
描述:
改革
清代
的教育制度。
杨炳《习武序》的发现与价值
作者:
赵伟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清代
武术
武术
梅花拳
梅花拳
价值
价值
描述:
许多地方失去该书原貌。道光23年(公元1843年)杨炳《习武序》重抄本的发现对研究
清代
武术活动和中国武术史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和学术价值。
浅析
清代
陆王学者第一重镇李绂
作者:
杨朝亮
来源: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清代
李绂
李绂
陆王学术
陆王学术
《陆子学谱》
《陆子学谱》
描述:
王学术争正统作出了巨大贡献.
略论
清代
王学巨擘李绂
作者:
王含卿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清代
李绂
李绂
陆王学说
陆王学说
躬行实践
躬行实践
描述:
李绂是
清代
中叶最著名的学者之一,其对于当时学术思想有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是时正值
清代
理学发展的过渡时期,作为主心学的代表人物,李绂为发扬陆王学说做出了较大贡献。文章以躬行心得、忌谈心性为核心线索
试论李绂方志学思想
作者:
史五一
来源:
广西地方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李绂
清代
清代
方志学
方志学
修志之才
修志之才
描述:
李绂既是修志的实干家,又是方志学理论家,其思想有其独到精辟之处。他提出了“方志乃是史类”、“以诸史为宗”、“籍征考”与“资援据”、“修志之才与修志之志”等观点,对我国传统方志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试论李绂的方志学思想
作者:
史五一
来源:
新疆地方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李绂
清代
清代
方志学
方志学
修志之才
修志之才
描述:
一席之地。
明清思想启蒙的两难抉择-以汤显祖为研究个案
作者:
邹元江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启蒙
汤显祖
明代
清代
个案研究
描述:
践履时,文章名世也难以理成前绪,值得庆幸的是,正是在他一生最苦闷的时期,他领悟到“人生精神不欺,为生息之本”,终于心精力之一,在他并不以“不朽”业自诩的戏曲“小技”上,成就了让后人惊汉不已的传世伟业。可惜,这真正辉煌的诗意人生对汤公来说却太短暂了,他终不能“绝去杂情”,终还是被“疵累”所囿,终凝铸成让后人扼腕吧息的悲剧, 汤显祖的悲剧说明,启蒙时代知识分子的蜕变是极其艰难的,启蒙思想的意识也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的,我们不能超越历史而拔高启蒙时代的人物。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