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园林
-
作者:木羊 来源:散文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州园林 牡丹亭 月亮 古人 余光中 汤显祖 杜丽娘 死而复生 寒山 唐诗
-
描述:苏州园林
-
《牡丹亭》的世俗选材与民俗观照
-
作者:杨振良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观 汤显祖 杜丽娘 世俗 选材 戏曲文学 民俗性 文化思想 戏曲研究
-
描述:明代前后期的文学性质不同,前期与民俗性比较密切,属于民间大众;中晚期之后的文学由于已进入了文士个人创作与精神解放的文艺思潮,在当日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出现的作品,无疑可视为文化思想转型的产物,属于市民阶层。因此学界前贤对汤显祖戏曲作品的研究观察点,便透过晚明心学思潮的
-
如何检测昆剧全本复原的意义
-
作者:王安祈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汤显祖 板腔体戏曲 杜丽娘 戏曲研究 折子戏 长生殿 国际学术研讨会 牡丹亭 复原
-
描述:一引言:学术文化意义重大、聚焦结构透视传统美学如何展示《长生殿》《牡丹亭》两部巨制不约而同地于今年上半年在台以全本(几近全本)复原的形貌首演,昆剧一时成为新闻焦点,其中至少具备以下几点值得非常重视的正面意义:
-
论杜丽娘的爱情观
-
作者:叶树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爱情观 牡丹亭 汤显祖 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史 林黛玉 崔莺莺 程朱理学 人性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其中的杰作之一。
-
《牡丹亭》时空结构析论
-
作者:姜姈妹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汤显祖 时空结构 虚与实 戏剧结构 空间结构 戏曲研究 析论
-
描述:一空间结构——虚实之配合我们主要从虚与实两个方面观察《牡丹亭》的空间结构。这里的虚指的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梦、梦中梦、鬼魂、冥界里的18层地狱等虚幻事物。为弄清这个虚、实公式,我们先从《牡丹亭》的两个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人手探讨一下。因为柳梦梅是现实中的人物,代
-
《还魂记》古俗考
-
作者:王政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戏曲研究 牡丹亭 汤显祖 中国古代 女主人公 六个方面 民间传说 阎王 拍案惊奇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清代吴人在《三妇评〈牡丹亭〉杂记》中一再叹服它的还魂关目为奇异之笔,并云:然则丽娘之果有其人?其实,剧中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因情而死、因情而生,就情节来说,也并非奇谲,它是基于中国古代广泛流衍的人死可以还魂复生的俗信观念及民间传说之上的。以下笔者从六个方面予以考实。
-
论汤显祖“贵生说”的思想渊源及文学史意义
-
作者:李鸿渊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贵生 文学史意义 思想渊源 天地之性 书院 戏曲研究 杜丽娘 思想发展 徐闻县
-
描述:万历二十年(1592)春,汤显祖谪居徐闻半年左右,即将离去,别时作《徐闻留别贵生书院》,全诗曰: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汤显祖被贬徐闻,正是他人生道路上栽了大跟头的时候。然而就是在此期间,他倡导了贵生之说,这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和戏剧创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梦思:审美至情体验
-
作者:邹元江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审美体验 牡丹亭 杜丽娘 戏曲研究 生命历程 戏剧家 生命体验 邯郸
-
描述:汤显祖擅长造梦境,《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记》和《邯郸梦记》皆以梦入戏,被称为临川四梦。汤显祖说: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这被明清以来的曲论者、戏剧家作了种种解释、阐发,今人总括而论,认为这两句话揭示了主情派戏剧家编织戏曲情节的奥秘,是我国古代梦学说中最重要的内
-
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晚年的心灵历程
-
作者:张兆勇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杜丽娘 心灵历程 牡丹亭 王阳明 王学左派 儒家思想 戏曲研究 困惑
-
描述:万历十五年,汤显祖在南京将他早年所创作的《紫箫记》改写为《紫钗记》。此后,汤显祖在其家中连续创作了《牡丹亭》、《南柯梦记》、《邯郸梦记》,学术界习惯上将这三个剧与《紫钗记》合称为临川四梦。
-
“啼红”解读
-
作者:刘宏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鹃花 汤显祖 杜丽娘 牡丹亭 解读 高等学校 意象 徐朔方 艺术表现力 戏曲研究
-
描述:较广的由徐朔方、杨笑梅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