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5)
学位论文(6)
报纸(2)
会议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6)
按年份分组
2012(15)
2011(21)
2010(10)
2008(14)
2005(10)
2004(10)
2003(10)
2002(10)
2000(4)
1998(5)
按来源分组
青少年书法(12)
书画艺术(8)
其它(8)
东南文化(3)
江西社会科学(2)
文艺研究(2)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1)
艺术教育(1)
海峡文艺出版社(1)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李瑞清
作者:周同科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两江师范学堂监督  校训  “嚼得菜根  做得大事”  生平  清朝后期  教学意识 
描述: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李瑞清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时所订立的校训。嚼得菜根是要求学生视富贵如浮云,无求于人,甘于清贫;做得大事则希望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有功于国,勇于担当。这条校训对当时受业于两江师范学堂的莘莘学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金陵人杰》人物选介——李瑞清:近代师范教育先驱
作者:暂无 来源:金陵瞭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师范教育  近代  人物  金陵  辛亥革命  思想轨迹  梅花 
描述:,钻研六书,考览鼎彝,尤好大篆,为他辛亥革命后专攻书画奠定了扎实基础。光绪十七年(1891),以武陵籍入试,中副榜第一名。[第一段]
大千画 温州藏——温州博物馆馆藏张大千作品赏析
作者:高启新  来源:温州瞭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方介堪  博物馆  温州人  西泠印社  四十年代  董其昌  李瑞清  印章  作品赏析 
描述:印而四字以朱文鸟虫篆为之,鸟虫文字造型独特,上下映带左右顾盼,线条委婉流动,空间变化无穷。深得大千先生所爱。
断掉的针头
作者:魏柏林 季世成  来源:今古传奇(故事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针头  手术  诊所  头针  医院  断针  臀部  护士  输液 
描述:市医院在城郊新开了一间小诊所,李瑞清和林俏俏在这儿上班,他们俩既是医护搭档,也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这天中午,诊所里只有他们俩,二人聊得正开心,门口走进来一位老汉。老汉叫张志武,是附近的村民,隔三岔五便来打针输液。林俏俏起身相
中国近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李瑞清的书法艺术
作者:守墨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书法教育  中国近现代教育  师范学堂  高等师范教育  中国现代  美术教育  先驱  奠基人  提学使 
描述:江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
峻雄厚宕之《始平公造像记》——兼论对当前碑派创作的思考
作者:李进学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造像  创作  魏碑  康有为  书法艺术  思考  碑学  李瑞清  龙门二十品  笔法 
描述:有几十载的习魏经历和对魏碑的深刻感悟,他对《始平公造像》如何认识,他对当前魏碑创作有何看法,他对魏碑创作有何思考……相信您看完本文后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钟泰先生藏友人墨迹(下)
作者:方继孝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小石  南京大学  墨迹  师范学堂  熊十力  李瑞清  梁漱溟  哲学家  马一浮  名利 
描述:图3)。此时,胡小石
书存金石气 学贯文史哲 纪念胡小石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作者:张蔚星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小石  金石气  文史哲  纪念  著名学者  师范学堂  书法家  李瑞清 
描述:今年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日子。胡小石(1888-1962年)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原籍浙江嘉兴,生于南京。少承家学。1909年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师从校长李瑞清。1910年,与同
王立民《隶书释迦老子六言联》
作者:周俊杰 孙洵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创作  艺术创作  哈尔滨  李瑞清  胡小石  王立民  书法作品  老子  隶书  黑龙江省 
描述:而在具体的书法实践中,一直在三代金石和三代先师的基础上力求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纵观立民的创作,刚
从李瑞清的书法说起:兼析“愚忠”与“高古”
作者:孙洵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愚忠  书法  两江总督  新式学堂  教育事业  知名学者  刘坤一 
描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夏,在江宁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遵奉谕旨,酝酿创设新式学堂。首先是邀约知名学者与关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名人讨论怎么办学。参与此类具体事项的有张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