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公变法
-
作者:樊蔚泉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苏轼 神宗 太皇太后 熙宁变法 吕惠卿 青苗法 朝廷 翰林学士
-
描述:字幕: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可恤"的维新改革精神,彪炳于华夏史册。公元十一世纪,西方的英国有克伦威尔,东方的中国有宋代王安石。大宋王朝"熙宁变法",风生水起,迂回曲折,虽败犹荣。俄国十月革命伟大领袖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自首
-
作者:何进 来源:江淮法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未婚夫 自首制度 王安石 司马光 案件 宋神宗 大理 官府 刑部 朝廷
-
描述:发后,官府的人怀疑是阿云所为,就把阿云传来讯问,还未等到用刑阿云就全部招认了,案件顺利侦破。当时登州的知州许遵按照程序
-
论宋代的宫观官制
-
作者:劉文剛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制 官吏 宋代 朝廷 王安石 虚境 政治 南宋 地位 生活保障
-
描述:道家的庙宇,用来作为朝廷的官职不免有些荒唐,有些畸形与病态,但它能在宋代存在两百
-
乌台诗案新探
-
作者:李裕民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王安石 宋神宗 沈括 新探 御史 定等 宋代 皇帝 朝廷
-
描述: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李定等人为什么要整苏轼?在审案过程中,整人者和被整者是怎样较量的?沈括诬告了苏轼吗?本文试图做一点新的探讨。
-
忠奸谁人定
-
作者:刘诚龙 来源:杂文选刊(上旬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忠奸 司马光 范仲淹 宋徽宗 王安石 蔡京 欧阳修 苏东坡 忠臣 朝廷
-
描述:司马光是什么人?奸臣;苏东坡是什么人?奸臣;欧阳修是什么人?奸臣;范仲淹是什么人?奸臣……在蔡京蔡太师的眼里,在领导宋徽宗的眼里,这些都是祸国殃民的大奸臣。公元1102年9月,在大宋朝廷的端礼门外树
-
郑侠与《流民图》
-
作者:林秋明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流民 居士 吕惠卿 叶向高 熙宁 宰相 朝廷 清代 百姓
-
描述:),27岁的郑侠考中进士,授将作郎、秘书省校书郎。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得到宋神宗重视,担任参知政事(即宰相),积极推行变法。不久,即擢郑侠为河南光州司法参军,主管民、刑案件。光州所有疑案,一经郑侠审讯上
-
范仲淹与晏殊
-
作者:劉德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晏殊 文化研究 宋代 士大夫 政治改革 宋史 政治家 朝廷 北宋
-
描述:范仲淹与晏殊是宋型士大夫的杰出代表,他们同在"恢儒右文"的时代氛围里成长,同时活跃于北宋中期,同是三位一体的学者型政治家,即兼官僚、学者、作家于一身,共同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事业,为有宋一代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范仲淹长晏殊两岁,却终
-
王安石其人不如其文
-
作者:刘文锋 来源:国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为政 长者 文学家 自卑感 宋神宗 正常 京兆尹 朝廷
-
描述:有个姓王名安石的大腕,作为一位改革家,勇气可嘉,作为一位文学家,才华横溢,但人品,实在不怎么的。他在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很希望得到欧阳修的青睐。文学青年渴望得到提拔,这种心理,还算是正常的事情。不过,他在《上欧阳永叔书》之二信里写道:"某以不肖,愿趋走于先生长者之门久矣,初以疵贱,不能
-
“大学士”不是学位
-
作者:钱国宏 来源:国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士 翰林学士 学位 中国古代 文渊阁 朝廷 宰相 周礼 出现在 官职
-
描述:学士,国子也。
-
王安石变法是为朝廷弄钱?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文人士大夫 理财 免役法 朝廷 主持人 政治家 服务业 核心 户等
-
描述:《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理财》传统文人士大夫基本上不谈钱。不过作为政治家和变法主持人的王安石则非常注重物质、极其重视钱,甚至我们可以说这个变法的核心就是"理财"。新法贯彻了王安石的"当今理财最为急务,备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