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陸象山《春秋》观探微
作者:劉德明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春秋  心学  解经学 
描述:。本文以〈大学春秋讲义〉与歷來《春秋》学之内容相互对比,指出象山在解经方法上往往会给人独断的印象外,在经典内容解释上也较无法对儒学提出新的丰富内容。
春秋时期邦交礼仪的演变
作者:徐杰令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邦交礼仪  演变  周礼 
描述:
春秋官制与《周礼》比较研究:《周礼》成书年代再探讨
作者:沈长云 李晶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官制  《周礼》  成书年代 
描述:由此,判断《周礼》的成书年代不会早于春秋末叶,或当在战国前期。
王安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之考辨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B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秋  断烂朝报 
描述:,而非孔子删削之<春秋>;对于孔子删削之<春秋>,王安石虽不甚尊崇,但作为封建士大夫王安石不能也不敢公开诋诬之.王安石之所以轻视<春秋>,是因为<春秋>的主旨与其变法思想相抵触.
王安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之考辨
作者:王书华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秋  断烂朝报 
描述:释,而非孔子删削之《春秋》;对于孔子删削之《春秋》,王安石虽不甚尊崇,但作为封建士大夫王安石不能也不敢公开诋诬之。王安石之所以轻视《春秋》,是因为《春秋》的主旨与其变法思想相抵触。
周礼对鲁国兴衰的影响
作者:刘美英  来源: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春秋  鲁国  兴衰 
描述:周礼曾使西周初期鲁国国内政局相对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成为当时众多诸侯国的精神领袖,其国家政治地位高,综合实力也足以与当时的东方强国齐国相比肩,但后期的鲁国面对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不思进取,仍一味地固守周礼,最终导致亡国的命运.
元代新安理学的四个「转向」
作者:刘成群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新安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春秋 
描述:趣偏轉、從生命體驗到「以道自任」的轉向。
点绛唇―贺《江汉论坛》五十华诞
作者:韩璞庚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汉  论坛  无心  白云  黄鹤  春秋  金杯 
描述:点绛唇―贺《江汉论坛》五十华诞
论儒之由来
作者:刘亚玫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奴隶主贵族  祝宗卜史  天官  周礼  术士  墨子  儒家  韩非子  春秋 
描述:.《天官·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条下云:“四曰儒,以道得民。” 2.《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条下云:“四曰联师儒。”
我国古代有关农业方面的主要书籍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果树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元前  考证  世纪  我国古代  战国后期  山海经  诗经  西周  春秋  周礼 
描述:1.《诗经》公元前16世纪~前10世纪前后(西周以前)2.《夏小正》公元前8世纪~前5世纪前后(春秋) (辛树帜考证)3.《山海经》公元前3世纪(战国后期) (辛树帜考证)4.《周礼》公元前5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