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乐钧《耳食录》与道教
作者:刘婧芳  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耳食录》  道教  明清 
描述:浪漫情怀并激发读者想象力。另外,《耳食录》又体现了明清时代所崇尚的商业元素和享乐主义。
从《牡丹亭《闺塾》》看明清女性私塾教育
作者:刘瑾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私塾  女性私塾  教育  教育  《牡丹亭《闺塾》》  《牡丹亭《闺塾》》  明清  明清 
描述:育内容多是<四书><五经>,其中以<诗经>为首选.
《牡丹亭》与明清女伶
作者:谢拥军  来源: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伶  女伶  明清  明清  表演特色  表演特色  教育  教育 
描述:《牡丹亭》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也接受了社会教育、人生教育和情感教育。
“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作者:刘叙武 刘赟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读者  牡丹亭  阅读  生命内涵  明清 
描述:“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作者:谢雍君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读者  牡丹亭  阅读  生命内涵  明清 
描述:女读者来说具有特殊的生命内涵。
浅论方志的编纂
作者:曹希之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志  编纂  《周礼》  春秋战国  文化事业  编修  明清 
描述: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地方志,简称方志。方志一词,最早见于《周礼》:“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地方志发端于春秋战国,至两宋体例渐备,明清两代最为风行。现在编修地方志又成为一项新的文化事业。
明清二梦,异曲同工:从《牡丹亭》到《红楼梦》
作者:裴雪莱  来源:山花: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牡丹亭》  《牡丹亭》  异曲同工  异曲同工  明清  明清  艺术感染力  艺术感染力  文学精品  文学精品  社会内容  社会内容  封建专制  封建专制 
描述:无论《牡丹亭》还是《红楼梦》,均为中国古代文学精品,极具艺术感染力,明清“二梦”本身所描写的社会内容十分沉重,表现的思想也非常深刻。二者都艺术地展现了梦魇般的现实,人们的思想和心灵被严重僵化的封建
开封明清城墙沿革考
作者:李合群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封城  明清  北宋东京  汴州  汴河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朝北盟会编》  《太平寰宇记》  《史记》  《五代会要》 
描述:开封明清城墙沿革考李合群作为七朝古都的开封,早在战国时期,魏国就在此建有“七仞之城”①。以后,历代又修筑城墙多处。但是,今天它们大都或被毁或埋于地下,其迹难觅。唯有源于唐汴州城,后经北宋、金等各代
明清昆剧服饰的变迁
作者:王姝 曹娟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饰艺术  昆剧  家班  明清  脚色  折子戏  牡丹亭  演出  明代  戏曲 
描述:明万历年间,东南一带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亦随之昌盛。江南商民士夫,经营各种商业手工业发了财,或外出作官致仕返里,
岁月深处的迷人风韵:西递与宏村
作者:黄橙  来源:大视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派民居  马头山  徽州古村落  徽商  血缘关系  防盗  明清  特色  宗族  含义 
描述:义,就是防止家中秀色被盗。当然,徽州人更重视从思想上防红杏出墙,让家中美眷树立贞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