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谢逸的散文创作
-
作者:上官涛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逸 江西诗派 散文创作
-
描述:谢逸是临川籍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前人对其诗词有较高评价,但对其散文创作却少有关注。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对其散文创作进行初步探讨,这在地域文化研究日盛的今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从“倚俪淡澹,切迭稽诣”看汤显祖在散文创作方面对蒋士铨的影响
-
作者:李逃生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创作 汤显祖 蒋士铨 影响
-
描述:汤显祖与蒋士铨都同是明清戏曲史上的名家。众所周知,蒋氏在生平际遇、人品气节上与汤氏相若,在戏曲创作方面明显受其影响。但其实在戏曲创作之外,蒋氏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汤显祖的影响。
-
试论汤显祖的散文理论与创作
-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散文理论 散文创作 地位 影响
-
描述:张和创作实践,无疑是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的反映,透露了晚明新文艺和小品文勃兴的曦微之光。
-
女性散文的“软肋”
-
作者:古耜 来源:写作:高级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散文 散文创作 中国现代 现代女性 《牡丹亭》 五四时期 创作题材 艺术风格 散文家 高潮
-
描述:,把中国现代女性散文创作推向了第二个高潮。在这第二个女性散文创作的高潮中,女性散文获得了长足进展。无论作家阵容、作品数量,抑或创作题材、艺术风格,都显得流光溢彩,云蒸霞蔚,让人禁不住想起汤临川《牡丹亭》里“姹紫嫣红开遍”的唱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女性散文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显然比第一个高潮更加有声有色,弓』人瞩目。[第一段]
-
论90年代女性散文
-
作者:韩小蕙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散文 女作家 散文创作 知识分子 批评 年代 精神家园 天地人 写作 王英琦
-
描述:无聊碎片,真没意思。每逢这种时候,我都专注地听着,记录下他们批评的要点,思索着他们的道理,然后对照自己的观点,反复比较和审视。再扎到散文创作
-
唐宋八大家何时排定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排定 柳宗元 散文创作 韩愈 唐顺之 唐代 宋代 复古派 曾巩
-
描述:“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询、亦轼、苏辙、工安石、曾巩八位散文作家。唐宋八大家是何时排定的呢?
-
意义的诱惑与形而上的陷阱——我看王英琦散文近作
-
作者:黄书泉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创作 哲学思考 终极价值 哲学气质 内宇宙 陷阱 文学创作 创作特色 作家
-
描述:语言,赢得了众多读者的赞誉。而其中作者着墨最多、主观情感投入最
-
“自我”的窗口“心灵”的声音——当代女性散文创作论
-
作者:刘萌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创作 “自我” 当代女性散文 王英琦 女性自我意识 女作家 内宇宙 女性作家 母题意象 人的本质
-
描述:“自我”的窗口“心灵”的声音——当代女性散文创作论●刘萌导向外宇宙,以“知青代”为主要创作群体的“文化大散文派”,和导向内宇宙,以“女性散文作家为主要创作群体的”“心灵曝光派”,因其同为理想的坚守者、精神家园执著的寻访者、终极价值不懈的追诘者,而称为...
-
试论曾巩散文的中和之美——兼论其儒术、文词、文风的统一
-
作者:毕庶春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散文 中和之美 《曾巩集》 欧阳修 散文风格 散文创作 儒术 文词 圣人之道 唐宋八大家
-
描述: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临川先生文集·赠曾子固》)。“三代以下之文,莫如南丰”(《荆川先生文集·与王遵岩参政》)。自宋至清,曾巩散文被收入各种文集,作为楷范,受人师法。总之,曾巩擅长于散文创作,“以文章为世师”(《曾巩集·附录·秦观著哀词》)。 曾巩散文将儒术、文词、文风三者融合为一体。其融合有渐,对此,我们不能不考察其思想的衍变及
-
走向现代的中国女性散文--兼及梁琴、郑云云的散文创作
-
作者:胡颖峰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散文 散文创作 郑云云 “女性文学” 王英琦 九十年代 精神世界 文化散文 《随想录》 《“牛棚”小品》
-
描述:一长期以来,模式和模式所带来的文本流行,导致的是散文创作的千篇一律和文本意义的普遍丧失。直至八十年代,当小说、诗歌、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几乎所有的艺术品种均以撞击传统的再生般姿态和形式步入现代,唯有散文“还停留在唐文宋韵的小桥流水止步不前”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