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一生坚持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的苏轼
作者:鲁尧贤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从实际出发  苏轼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改革  坚持  变法派  免役法  政治思想  青苗法 
描述:,又想在他头上加一顶动摇派的帽子。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御用文人竟将他看成“典型投机派”。纵观苏轼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的政治活动,不难看出一贯坚持革新是他政治思想的主流。他一生素志
李觏的功利主义思想及其哲学基础
作者:曹德本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基础  功利主义思想  李觏  政治思想  功利思想  “庆历新政  理论基础  王安石  民族矛盾  范仲淹 
描述:基础 李觏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功利思想,而且,这种思想是比较丰富的、深刻的,它之所以深刻,主要在于他的功利思想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试论王安石碑志文的成就
作者:潘友梅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碑志文  神道碑  墓志铭  经术  古文家  政治思想  文学成就  欧阳修  北宋王朝 
描述:就的重要资料。王安石的古文与“韩、柳、欧、苏、曾氏,卓然成七大家。”是北宋享有盛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又是蜚声中外的“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宋史本传》载:“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王安石生活在北宋王朝“国势浸弱,民志不振,夷狄交侵,辽夏为急”的时
司马光
作者:吉家友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思想  司马光砸缸  部分废除  光山县  勇于承担责任  隋唐五代  多读多背  垂帘听政 
描述:司马光大别山名人①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祖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而司马光本人则生于河省省光山县,时间在其父任北宋光山县令期间。司马光少量聪明机警,在五、六岁时,一次姐姐让他肃青胡桃壳,他不会剥便让婢女代劳,还称是自己剥的,结果遭...
苏軾诗簡論
作者:匡扶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北宋王朝  政治思想  王安石  政治局势  政治态度  社会矛盾  士大夫  神宗  惠州 
描述:容与某些藝術特征,作初步的探索,提出我一些極为粗淺的不成熟的看法,和同志們共同商討。倘因此而引起同志們的兴趣,展开爭論,并把这一工作繼續地深入下去;那末,这篇短文的任务,就算已經很好地完成了。苏軾,(一○三六——一一○一)是中國北宋
关于苏轼的讨论
作者:展葱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艺术成就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思想  免役法  反对  民族矛盾  文学观  中国古代文学  比校 
描述:湖北省语言文学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组于三月廿六、廿七两天举行了关于苏轼的讨论会。提供讨论的论文有:谢善继的《苏轼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苏轼的政治思想及其诗的艺术成就》,晦之的《试论苏轼杂记文的创作艺术
试论孙诒让的生平及其思想
作者:胡福畴 洪震寰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章太炎  改良主义  生平  戊戍变法  周礼  三个时期  义和团运动  学校  政治思想  瑞安 
描述:部重要著作《周礼正义》,章太炎說是“古今言《周礼》者,莫能先也”。再如《扎迻》,书少于俞樾的《諸子平議》,而
汉文系研究生班举行苏轼讨论会
作者:暂无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研究  研究生班  王安石变法  文艺思想  政治思想  学术讨论会  爱民思想  根本思想  作品风格  全盘肯定 
描述:四人帮”诬陷的名誉时,不能矫枉过正,连他的错误也全盘肯定。《谈苏轼的爱民思想》等三篇文章认为,贯穿苏轼一生的根本思想,是对国家对人
从《宋论》看王船山关于“陋宋”的观点——兼论船山的政治思想
作者:关文发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思想  王船山  船山学  王安石  宋太祖  观点  十七世纪  熙宁变法  唯物主义  爱国主义者 
描述:因“陋”而使国敝,先陷于女真,终亡于蒙古,溃决了“华夷之大防”。显然,这是他联系到当时明亡于清的现实,有感而发。本文拟从他在《宋论》中提出的关于“陋宋”的观点,作一些考察,进而对他的政治思想作一些探
试论《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
作者:张利群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思想  洛阳  君臣  讲读  宋神宗  少数民族  京城 
描述: 司马光主编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本来是为了“每开经筵,常令进读”,读给皇帝听的。所以起初叫《历代君臣事迹》。后来司马光受王安石排挤,离开京城,皇帝听不到司马光的讲读声了。但《资治通鉴》却因此而在洛阳修成,并且使神宗皇帝陆续看了而大加赞赏。这就说明,司马光主撰《资治通鉴》的目的,不是为修史而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