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六计”与战国时期的官吏考课制度
作者:朱红林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六计”  战国时期  考课制度 
描述:级各类行政部门。可以说,《周礼》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一整套繁复细密的考课体系。
谈商鞅变法的历史功绩:-兼与黄肃同志商榷
作者:王宁飞  来源: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时期  泰国  商鞅变法  历史功绩  商榷 
描述:谈商鞅变法的历史功绩:-兼与黄肃同志商榷
菊花的象征意义
作者:周雪霏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征意义  菊花  中国古代文人  《周礼》  战国时期  黄华 
描述: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早在三千年前人们就开始栽种菊花了。菊花见于典籍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周礼》中就有“鸿雁来宾……鞠有黄华”的记载。历代文人都有吟咏菊花的作品流传至今,菊
历史上的商鞅变法
作者:匡庆东  来源:兰台世界: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鞅变法  历史  战国时期  公元前  改革家  封建化  王安石 
描述:始于公元前356年,终于公元前338年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一系列变法中规模巨大、影响深远,也最为彻底的一次封建化改革活动。宋代改革家王安石往《咏商鞅诗》中就热情讴歌:“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
秦成都少城“与咸阳同制”浅析
作者:潘明娟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都咸阳  《蜀王本纪》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功能分区  成都  城市布局  战国时期  城市发展水平  《说文解字》  《太平寰宇记》 
描述:秦成都少城“与咸阳同制”浅析潘明娟提及战国时期的成都,总要说成都“与咸阳同制”,以证其城市发展水平之高。但是,与咸阳同制的究竟是秦成都的少城还是大城?是怎样地“同制”?众说不一,有必要略作探讨。文献
诗人花趣
作者:衣殿臣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咏梅诗  牡丹亭  林逋  杜甫  战国时期  自然美  语言美  洛阳  海棠 
描述:诗人花趣
楚国“旆布当釿”布币浅释
作者:田福铿 武时良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布币  淮北市  铸造  楚国  博物馆  铭文  出土  相山  战国时期  流通地区 
描述:之品也。”因而,是较珍贵的一种古布币。对于这种布币的铸造时代、流通使用的地区,尤其是它的铭文,“诸家聚讼,迄无定论”,论者意见不一,悬殊甚大,如曾有认为它是王莽时代的货币。
战国时期的齐国政治体制
作者:宣兆琦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时期  齐国政治  卿大夫  官僚制  战国策  《周礼》  世卿世禄制  国君  春秋时期  地方行政机构 
描述:李亚农先生认为:“分封领地的继承权之取消,中央集权的大国的抬头,官僚制的建立,郡县制的扩大”(《李亚农史论集》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46页),是春秋战国期间中国社会发生的一大变化,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大转折。李先生的认识是深刻的,齐国的政治演化亦如是。
《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作者:刘克明 胡显章  来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图学思想  中国古代  《中国科学技术史》  周代社会  李约瑟  《周礼正义》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  工程制图 
描述:《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刘克明,胡显章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图或图象、图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与语言、文字、公式一样起着信息传递的功效。人们经常用绘制在平面上的图形来表示事物的形状和运动的变化。研究图或图样基本理论和绘制技术的图学,是一门...
孟子“法先王”略论
作者:段培勋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先王  孟子  历史经验  先王之道  王安石  政治主张  战国时期  周文王  政论家  荀子 
描述::“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